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邓振福
近日,桂林市象山区平山街道平山村委大村的农民新村内,各家各户都在忙着建新房。与其他城中村不同的是,这里有统一的建筑造型和宽敞的道路,外墙还将统一为古青砖样式,村内道路、给排水、公建、园林绿地等配套设施也会与新村建设同步实施。据了解,项目完工后,将建成大村苑文化旅游综合市场,为村民描绘美好蓝图。
▲大村苑文化旅游综合市场大门口。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邓振福摄
统一样式的农民新村
8月26日下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来到大村的农民新村看到,一排排的房子都是统一的建筑造型,共5层楼,屋顶采用斜坡屋顶,一楼的房间可以做商铺。有的房屋已封顶并粉刷了外墙,有的房屋还在建设中,整个农民新村的建设正如火如荼。
▲农民新村里的房子都是统一的建筑造型,共5层楼,屋顶采用斜坡屋顶。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邓振福摄
大村村民小组长邓晓贵介绍,该村始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有400多年历史,村里有邓、刘两姓。全村153户630人,之前人均占地面积0.5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村里的土地陆续被征收,现在人均仅0.03亩。政府帮失地农民交了6年社保,农民自己最少要交9年,失地农民还得自己找出路。在平山村委的大力支持下,向桂林市规划部门申请了新建平山大村苑农民新村,并获得批复。
定位文化旅游综合市场
据了解,象山区平山大村苑文化旅游综合市场项目位于坪山北路17号,是在平山大村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改造项目。东临瓦窑小镇,南接万福广场,西面是红太阳家具批发城;北面与德天批发城一路之隔。交通便利,出行方便,人气聚旺。规划用地面积35448.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42173平方米。
▲大村苑文化旅游综合市场内道路宽敞。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邓振福摄
平山村支书蒋年德介绍,大村旧村道路拥挤,卫生设施差,改造难度大,所以申请了大村苑农民新村。新村共153户,一户一宅,请专业设计公司设计了统一的建筑造型,每户占地面积86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有400多平方米。外墙统一为古青砖样式,按规划批复,大村苑农民新村建筑造型别致、色彩美观大方;新村内道路宽敞,主干道有10米至12米宽,还会同步建设给排水、园林绿地等。
“当初为了统一建设,村委花了1100多万元,统一给房屋打地基,剩下的建房资金由村民自筹,但在建设过程中要按规划统一样式。”蒋年德说,他们去了秀峰区鲁家村考察学习,觉得鲁家村的旅游和民宿搞得非常好,村里便决定向鲁家村学习,将新村定位为文化旅游综合市场,已开始启动招商工作。
▲建设中的大村苑文化旅游综合市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邓振福摄
预计明年年初投入运营
近期,大村还对大村苑文化旅游综合市场进行了市容整治。经过改造提升后,一改以往的杂乱无序,变得井然有序。市场利用周边原有空地,科学规划车位300多个,三轮车车位200个,安装摄像头近100个,实现市场摄像头全覆盖。
今年,桂林市城管部门取缔了店外经营,精确划分了各个专业市场,高标准建设大村苑文化旅游综合市场。市场落成后,刘红夫妇会立即搬进来,租赁摊位,成为批发市场的第一批商户。预签商户陈先生说:“如搬进来以后,环境卫生好,整体规划好,我们做生意安全、放心。”
▲近期,大村还对大村苑文化旅游综合市场进行了市容整治。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邓振福摄
“预计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我们整体工程全面竣工投入运营。”村民小组长邓晓贵说,目前,大村苑文化旅游综合批发市场各项收尾工程已全面加急,道路管网、绿化配套资金加紧筹齐,已做最后冲刺,招商工作也已紧张筹备,优质商户已在筛选阶段,“一个桂林新农村文化旅游综合市场,即将光鲜靓丽地呈现市民面前”。
编辑 刘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