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开幕首日迎来高新科技盛宴,各类智慧系统齐聚南宁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周如雨 张文卉

9月10日,第十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首日,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迎来大批观众。今年的展会紧扣中国—东盟合作热点,展览内容更优化,各展区精彩纷呈。其中,现场展出的各类智慧系统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

▲在印度尼西亚馆,身着传统服饰的演员在表演印尼舞蹈。

通过高新科技体验虚拟旅游

每年的东博会实体展,人气最旺的,是位于D区二层展厅的东盟国家馆。这里浓缩了异域风情,展出琳琅满目的东盟特色产品,成为东盟各国展现各自魅力的最佳舞台。

▲拿上这张登机牌,即可体验一趟马来西亚氛围之旅。

“欢迎乘坐亚洲航空航班,您的目的地是美丽的马来西亚。”在马来西亚旅游局展位,一名空姐给观众何先生递上一张“登机牌”。自主感觉子午线反应(ASMR)技术和登机设置创新之举,让何先生现场体验了一把前往马来西亚的虚拟旅行。摩登城市、美丽海岛、精致美食令他大呼过瘾:“实在太有趣了,我有机会一定要到马来西亚体验一番!”

在其他东盟国家馆,如缅甸馆、越南馆、老挝馆等,展位上采用精美文字、图片、视频,全方位多角度介绍各自景点的独特优势,亦吸引不少观众目光。

▲国内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器人集中展出。新华社发

此外,在泰国商品展区,依然延续每年的传统节目——泰式按摩,用东盟风情的体验项目助推旅游。

贴近民生的环保产品很吸睛

环保领域事关国计民生,今年东博会继续设置环保合作展区。展区以“引领低碳经济助力绿色发展”为主题,展示中国—东盟生态环境合作成果,深化区域可持续发展合作。

9月10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东博会的D10环保合作展区,发现不少亮眼产品。在广西一科技公司展位上,一片片三曲瓦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这不是一片普通的瓦片,而是能发电的太阳能发电瓦。据了解,这是该公司今年带来的拳头产品,以某农村房子为例,安装100平方米的太阳能发电瓦,就可实现每天的“用电自由”,能更有效地节能减排。

▲智能清淤机器人。

在展厅另一处,智能清淤机器人引人注目。据该公司总经理白洋介绍,传统的下水道清淤工作由人力完成,使用该机器人后,不仅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而且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据白洋透露,别看智能清淤机器人体积不大,造价却不菲,“300万元左右”,不过,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价格肯定会越来越亲民。

告别传统种植拥抱智慧农业

广西的水果、湖北潜江的小龙虾……在农业农村展厅,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唱起主角,参展产品多达上百种,还展示有智慧农业及大数据系统等产业。

▲参展商在切割西班牙火腿免费给观众品尝。

“我们发现温度太高时,可及时通过喷淋进行降温,让食用菌在合适的温度生长。”在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D1展区里,一个超大的LED操作屏幕让观众眼前一亮。某数字农业公司工作人员用鼠标一点,即可将基地里的温度控制在25℃以下,实现远程管理。

▲东博会上,各类特色水果吸引众多观众前来了解。

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业的不断合作,不少企业在东盟国家开展水果种植,同时也将东盟水果引进本地种植,如青柚、莲雾、释迦等。“我们掌握了青柚原产国的历史气象,指导本地种植企业针对气候变化做出精准调整。”一企业展出的智慧农业系统板块上,类似“开心农场”的操作界面,简单明了易上手。让人能轻松掌握每个地块的精准信息。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近年来,广西实施智慧农业工程,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3S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开展智慧农业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涌现出了“葡萄管家”、桑蚕智能养殖、捷佳润“蚂蚁数据农场”等一批物联网新模式。

▲客商通过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时了解种植情况。

2020年,广西共实施智慧农业、数字农业项目465项,广西农业数字化水平位列全国第五。

智慧气象设备应对复杂气候

在D8展区的第六届中国气象装备与服务展,参展企业集中展示气象、海洋、雷达、卫星遥感、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的先进气象设备,为观众呈现一场酷炫的气象高科技盛宴。

“原来人工降雨是这样操作的!”在其中一个展位的三维体验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穿戴上设备后,眼前的画面突然变得立体起来。随后,操控机舱内的设备,进行炮弹的空中投放,完成了一次飞机人工增雨的过程。

▲展会上展出的气象专用无人机。

“此时此刻,会展中心周边有10名志愿者正在使用我们的手持气象仪,收集到的数据全部上传到气象部门的系统。”一款多功能袖珍手持气象仪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展位负责人介绍,这款手机大小的仪器可随身携带,实时监测温度、湿度、风、气压、紫外线等,根据3小时局地气压变化率反演阴晴雨雪,进行天气预报。这在山洪泥石流、森林火险等不易建设气象站的地区,可发挥其方便快捷易携带的优势,也可应用在需要实时气象数据的体育赛事,如高尔夫、皮划艇、跳伞等。

此外,不少可服务于海洋环境保护、民航系统等的各类产品,也吸引了不少行业用户。(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邹财麟、苏华摄)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