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棣,广西大学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80级学生。
1980年,我被广西大学土木系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录取,在红砖外墙的土木楼里开启了我的四年大学生涯。初入校园,一切都是新鲜的,西大的欧式大礼堂庄重大气、林荫大道郁郁葱葱、荷花娉婷婀娜、图书馆里的人群熙熙攘攘……
▲资料图: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图片来源:广西大学官网
读了大学,才知道什么是上大课,全年级一百多人济济一堂,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好的电教设备,没有专门配备的麦克风,我的学习生涯,就是在老师的课前点名中,在忽远忽近的讲课声中,在奋笔疾书记录重点中,在窗外声声蝉鸣中悠扬而过。
不上课的时候干什么呢?图书馆是个好去处。那时候的我们,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我们获取信息资讯大都来自书报刊。当时的图书馆藏书还没有今天那么丰富,但我们都会如饥似渴地认真读书做笔记。记得当时我读的书范围很广,也很杂,专业书籍、人物传记、科普读物、小说杂志,什么都看。
每天吃完晚饭洗完澡后,我就匆匆去图书馆占座位,先完成作业,剩下的时间流连在各个书架间。书本让我开阔了眼界,打开了精神世界的另一扇窗,让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许,给未来描绘了蓝图和指引了方向。
学习之余,我最期待的就是周末晚上的联欢和舞会。周末的夜晚,灯光球场白炽如昼,歌声欢快飞扬。来自西大各系的同学欢聚一起,甚至还有许多外校同学慕名而来。灯光球场上有时候也会放露天电影,《窗外》《城南旧事》《在水一方》等,至今我还能如数家珍。除了大众娱乐,我们在宿舍自娱自乐,听磁带录的邓丽君、老狼的歌,是当时的时尚。那时候有限的娱乐让我们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欢聚在一起,在清贫的物质生活中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内心温暖、充满力量。
直到今天,我仍唱着老狼的歌,怀念那个独一无二的大学时光,留恋那四年留在生命里的炽热和激情。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丨陈秋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