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廖敏
群众事无小事,细微处见真情。建行梧州分行常态化开展送金融知识和服务进工地、学校、社区、医院、乡村活动,来到群众身边普及防范金融诈骗、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知识,帮助人民群众用金融知识武装头脑,避免上当受骗。
△建行梧州分行为群众普及金融知识。
“小伙子,工地太热了,你们还跑这么远来给我们办卡,太感谢啦!”8月15日,建行梧州分行安排业务骨干来到赤水港作业区旭航的工地,一边为没时间到银行网点办业务的工人们现场开立、激活银行卡,指导工人们使用手机银行和微信银行及时掌握资金变动信息,一边通过发宣传折页、讲解案例、答疑咨询等方式,向工人们重点讲解了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如何识别假币、如何做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等金融知识,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
“原来银行卡真不能借给别人!要是被人拿去犯罪,持卡人也会受牵连!”9月14日,在梧州职业技术学校内,听了建行梧州分行上的一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课,学生们恍然大悟,“没想到那些来借银行卡的人的‘套路’这么深!”
建行梧州分行把加强对学生群体的金融普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利用开学季、消保宣传月、3.15等契机,坚持持续走进大专院校、中小学校,走进课堂,教会学校师生如何正确使用银行卡、如何防范网络金融诈骗,引导学生们理性消费、坚决远离不良“校园贷”,加强自我保护。今年1至9月,该行共开展“送金融知识”进校园22场,宣教覆盖师生约5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
老年群体由于对金融知识、网络知识的不了解,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实施金融诈骗、网络典型诈骗的对象。加强对老年群体的宣传和服务同样是建行梧州分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主要对象之一。
9月18日,“建行服务大篷车”开进梧州老年大学,现场除了用大屏幕滚动播放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图片、视频,还组织业务专家与老年人面对面交流,结合实际案例传导加强自我防护的重要性,传授老年人如何提高警惕,防范电信诈骗,避免金融风险雷区的应对技巧,以及老年人急需的人民币防伪、国债购买等方面的知识,让“大篷车”成为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大舞台。
进医院、进乡村、进单位……今年以来,建行梧州分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一直在持续,已累计开展各类“送服务”活动160场次,为群众办理实事500多件。
编辑 李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