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八旬老人寄出数万条围巾,收货地几乎覆盖所有边关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

在河南省安阳市,有一对80多岁的夫妇想把一份特殊的礼物,赶在国庆节前送达一个遥远的地方。

抽线,摇车,棉线在奶奶手中缓缓滑过。钩针,牵拉,一旁的爷爷熟练地编织着围巾……

在安阳市龙安区的西洪沟村,86岁的赵中福和老伴张娥梅,多年来坚持向边关哨所寄送围巾。

抗日战争时期,赵中福的父母就为战士们做炒面烙饼、做布鞋、织围巾,受父母爱国拥军的影响,赵中福8岁的时候,就给部队做通讯员传递信件,和父母一起默默支持着部队战士当时年少的赵中福,并不理解父母为何要做这些,直到父亲离世。

“要给国家做贡献,支持全国各地边防”父亲的一句临终遗言,成为了赵中福一辈子坚守的信条。

从那时起,他便和母亲、妻子一起想方设法,为驻守在边防的战士寄送物资。

有时候,他们凌晨三点,就开始织围巾,即便年纪越来越大,眼睛越来越花,也从未放下手中的针线。

“护边的人,要多支持他们我的目的就是不让他们想家。好好照顾自己,更要守好边防!”赵中福说从开始织围巾到现在,光纺花车家里已经织坏了6辆,寄出的围巾有几万条。

▲赵中福老两口的纺车。

▲今年初,邮寄前,老两口将围巾打包好并装进箱子里

在中国地图上,赵中福将寄送过围巾的地方,都用五角星做了标注,几乎覆盖了我国所有的边关。

“不怕不回信,就怕收不到”正是这样朴素的想法,让赵中福把父亲的遗言,变成了几十年的坚守,又将这份浓浓的拥军情,化作了春风化雨般的家风,沐浴着整个大家庭。

如今,这个已经四世同堂的家族,每到逢年过节,成员们就会围坐在一起编织围巾。

看到这一幕,网友纷纷留言“好感动图片”“一针一线,爱筑边防”“致敬默默奉献的边防战士们”。

一条条围巾就这样连接起了边疆与他乡在祖国的边关哨所。

国庆前收到“爱心围巾”的戍边战士们也为祖国和两位老人送去了祝福。


编辑 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