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广西智慧校园建设模式百校交流研讨会在南宁市玉兰路小学召开。人脸识别应用系统、智能阅读机、智能护眼灯教室、数字书法教室、录播教室、智能IPAD教室……作为广西首家智慧教育示范学校,玉兰路小学一系列先进的教育装备,为老师们展示了未来学校的模样。
▲数字书法课上,老师教学生利用电子屏幕进行临摹书写。
智能设备让校园更安全
上午8时40分,在玉兰路小学校门口,前来参观的老师纷纷被智能人脸识别通道吸引。据介绍,学生的人脸信息录入系统后,只要走近通道“刷脸”就可以进入校园。并且,学生家长的手机上会同步收到信息,及时掌握孩子上下学的情况。
校园里,还安装了智能人脸预警系统。当学校师生的人脸导入系统后,没有录入系统的人在校园走动,屏幕上就会跳出陌生人信息提示。此外,系统与公安系统联网后,犯罪分子的面部特征会列入系统黑名单,当抓拍到犯罪分子的面孔时,系统会直接预警。
在校园的过道上,智能阅读机也引起了老师们的极大关注。阅读机的体积不大,但收录的内容却非常丰富。孩子可以在课间点击观看科普视频,也可以让父母通过扫描二维码,手机下载国学诵读、期刊杂志、图书等内容。系统还与学校的一体机相连,当老师讲到科学或某位诗人时,能迅速调取相关视频或相关信息,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学校还能通过系统大数据,了解哪些类型的书学生喜欢看,哪些内容孩子阅读最多。
除了电子阅读设备,该校还放置了两台“智慧图书馆”,学生通过人脸识别或刷卡,只需通过短短十几秒的自助操作,就可实现图书的自助借与还。
智能产品让课堂更有趣
传统课堂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难免枯燥,当天在玉兰路小学,10节展示课同时进行,有各种现代化手段“加持”,课堂显得既生动又有趣。
语文课上,罗晓老师正在给二年级学生上《逃家小兔》导读课,每个孩子面前都摆放着一台IPAD,屏幕上正是《逃家小兔》绘本老师PPT展示的图片,但IPAD课堂能让孩子选择感兴趣的看,实现了个性化阅读。”
数学课上,也同样因为高科技而增添了活力。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个黑塑料板和一张白纸。这套纸屏互动设备,学生在纸上作答,老师通过系统大数据,就能知道全班学生答题的准确率。
创客教室里,老师正在给孩子讲解,如何让风车连续转动。教室布置,并不是传统的长方形课桌,而是由桌子组成一个六边形,学生环桌而坐。老师给每两名学生发放一套风车教具。据悉,创客教室从装修到课程设计、教具等,全部都有标准化的模式。
智能设备弥补师资不足
近年来,教育部一直在推进书法教育,然而专职书法教师少,成了开设书法课的“拦路虎”。当天,玉兰路小学展示的数字书法教室,让不少学校老师眼前一亮。
正式书写前,老师从系统里调出了一段书法视频,书法家们在书写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间,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美。学毛笔字,自然少不了书写,老师从系统里调出书法家书写“上”字的视频,学生桌面上的电子屏幕,一遍遍播放着该视频,将白宣纸在屏幕上一铺,学生提笔就可以照着临摹。
“这个正是我们需要的!”来自梧州的李老师介绍,该校计划建一间书法教室,但缺少师资,这套设备能弥补专职书法教师师资不足的问题。南宁市沛鸿小学以书法为学校特色,该校校长蒋修禧告诉记者,该校的书法教室正在建设中,也引进了这套设备。
南宁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李钦才介绍,南宁今后将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要实现优质均衡则需在师资上下功夫。数字书法教室这类充满“科技范”的设备,恰恰能弥补师资的不足。今年,南宁还投入了60间录播教室,其中一间就放在玉兰路小学。通过录播教室,城市与乡村的学校能实现联网教学让学生同上一节课。
据悉,作为广西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打造的智慧教育示范学校,玉兰路小学配备了包括录播教室、创客教室、微课录播系统等共计价值600万元的先进教育装备。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蒋晓梅 文/图
编辑丨黄俏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