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缝中的木质模板存在白蚁侵蚀的痕迹。
本报昨日报道了白蚁在南宁市青竹立交匝道梁体筑巢的消息后,引来社会各界极大关注。这些白蚁在青竹立交“安家”多久了?消灭白蚁需要多久时间?5月19日,记者了解到,南宁市白蚁防治所的工作人员已开始采取措施灭蚁。不过,由于需要查阅青竹立交桥梁结构设计图,才能确定白蚁具体的分布位置,因此全部消灭这些白蚁需要一段时间
1.调查:早在今年初就有白蚁出现
5月19日上午10时,南宁市白蚁防治所工作人员来到现场调查白蚁危害情况。该所复查灭治部防治主管何坤成介绍,据初步调查,蜗居在青竹立交伸缩缝里的白蚁为台湾乳白蚁,主要分布在匝道的承台及伸缩缝之间。伸缩缝周围有不少白蚁爬过留下的蚁线,白蚁疑似筑巢在伸缩缝的木质模板中。它们只腐蚀到桥体表面的油漆,混凝土中没有出现被蚁酸侵蚀造成的空腔,未对桥梁造成安全隐患。
立交桥匝道底部距离地面七八米高,白蚁是什么时候到这里“安家”的?
项目业主南宁城投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从2017年1月开始,立交桥上已经出现白蚁。每年3月至10月属于白蚁的分飞期(即繁殖期),白蚁的出现可能与伸缩缝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其生活、存在木材作为其食物等原因有关,也可能是白蚁从地下巢穴沿着管道爬上来,借助承台的高度分飞。技术人员在19日的观察中,没有发现青竹立交桥梁体有长出翅膀的白蚁。
2.说法:蚁酸长久侵蚀会危及立交桥安全
蜗居在这里的白蚁有多少?当天,工作人员在H匝道(南宁大桥往会展中心方向的右拐匝道)的承台和伸缩缝中,都发现蚁线。目前,看到的白蚁可能寄居在伸缩缝的木质结构里面,规模较小。
19日上午,经南宁市白蚁防治所工作人员初步调查,因发现及时,白蚁还没有对桥梁造成危害。台湾乳白蚁又称家白蚁,习性是大规模筑巢,对桥梁危害较大。
据介绍,白蚁蛀害桥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桥体箱梁建造时留存了一定数量的木头构件。雨水浸入箱体后,里面成了白蚁筑巢的良好场所。随着蚁群的壮大,它们沿着桥体缝隙及排水口向外蔓延,对桥体内的电线缆体、接口处的减震胶圈等附属设施有一定的蛀蚀能力,并成为附近建筑物的蚁源。
白蚁除了蛀蚀桥梁上的电线等物体外,更为严重的是,它们分泌的蚁酸还会腐蚀桥梁的钢筋混凝土,最终危及大桥安全。“从目前已知的情况看,白蚁的蚁酸只腐蚀青竹立交桥体的表面,没有伤害到桥体的钢筋水泥,桥梁暂时没有安全隐患。”现场的工作人员说。
3.回应:全部灭蚁需要一段时间
何时才能将青竹立交上的白蚁消灭干净?何坤成说,目前只是初步调查阶段,需要立交桥业主单位提供具体的桥梁结构图,才能进一步调查白蚁分布的位置,灭蚁需要一段时间。如果不能把所有蚁巢剿灭,它们会很快重新蔓延。
据悉,南宁还有土白蚁、散白蚁等品种,它们的习性筑巢方式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前段时间,北湖一带就有燃气管道被蚁酸侵蚀的现象。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关专家提醒,现时正值白蚁分飞期,防治非常关键。
南宁城投公司表示,会和南宁市白蚁防治所共同组织精干力量,再次到现场核查青竹立交H匝道牛腿位置,迅速处置已发现的白蚁爬行槽路,并全面检查青竹立交桥,做好防治白蚁措施,确保桥梁通行安全。同时,该公司报请并配合南宁市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市桥梁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工作,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
如果市民发现家中或工作单位有白蚁出现的痕迹,可拨打0771-5666120、0771-5666119联系南宁市白蚁防治所,委托工作人员处理。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 徐庆成/文 邹财麟/图
相关新闻
南宁永和大桥、桃源大桥曾灭杀白蚁
最近两年的持续监控中,已不见白蚁踪迹
南国早报南宁讯 (记者罗暘)
啃食木材的白蚁为何会在钢筋混凝土的大桥上出现?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南宁永和大桥和桃源大桥就被发现有白蚁。5月19日,南国早报记者从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市政工程管理处获悉,这两座大桥的白蚁已经被灭杀。近两年的持续监控中,没有再发现过白蚁的踪迹。
实际上,青竹立交桥并非南宁首座被白蚁“盯上”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早在2014年,永和大桥就被发现有白蚁。2015年,桃源大桥也有白蚁出没。几年时间过去了,这两座跨江桥梁上的蚁患是否已被根治?5月19日下午,南宁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桥涵所工程师刘辉介绍,永和大桥的白蚁算是比较多的。2014年6月发现时,在南、北两端的引桥拱脚一带都有白蚁出没。随后,市政部门对永和大桥蚁患问题进行立项处理,请来了专业的灭蚁队伍。去年项目顺利完工,并通过了验收。市政部门组织人员到现场查看后确定,白蚁已全部被清除。目前,白蚁防治单位仍会定期对永和大桥进行检查,并更换预防白蚁的药物。
2015年4月,桃源大桥也出现了白蚁。不过桃源大桥上的蚁患问题比永和大桥要轻很多,只是在个别桥墩上发现有蚁路。后来白蚁防治部门在一处伸缩缝里发现了蚁穴,就把蚁穴整个“端”了。最近几年,市政部门一直定期对两座桥梁进行检查,均未再发现白蚁,桥梁的结构安全也没有因白蚁受到影响。市区其他跨江桥梁则没发现白蚁出没。
刘辉说,白蚁是不吃钢筋水泥的,但桥梁在修建、维修过程中会用到一些木质的模板。有些木板在完工后没有拆除,就容易引来白蚁,白蚁的蚁酸会腐蚀桥身。永和大桥发现白蚁后,市政部门就提醒相关单位,在桥梁建设、维修工程完工后,要及时清除所有不再使用的木质部件,以免留下隐患。
新闻评论
这一次,真相跑赢了网传信息
□湖北 段思平
立交匝道出现裂缝,这绝对是公共安全方面的大事件,因此,当“立交有裂缝”的图片出现在网上后,立刻引发了南宁市民的质疑与担忧。但这一次,管理方行动极其迅速,在第一时间就抵达现场,很快开展现场鉴定,证明了“立交有裂缝”并非真相,并迅速通过媒体发布权威解释,让人们悬着的心迅速放了下来,第一时间平息了舆论场上的非议,避免了事情继续发酵。
当然,为管理方点赞,并不是要批评“立交裂缝”图片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其实有时人们传播一时难辨真假的网传信息,并不完全是出于恶意,而是出于一种关注和担忧。一方面,青竹立交以往曾多次维修,一有风吹草动就比较容易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另一方面,普通市民不具备专业知识,是白蚁爬痕还是裂缝,确实分不清楚。
事实上,有时候,问题的解决还要感谢网传信息,正是因为有市民出于对公共安全的担忧,将这一情况发到网上,才为管理方解决问题提供了线索。因此,管理者不妨将网传信息视为对自己工作的一种监督和促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从以往经验来看,很多时候网传信息之所以会广泛传播,影响甚远,正是因为那些本来掌握权威信息、有义务发布权威信息的部门三缄其口,不及时应对舆情,澄清事实,导致舆论持续发酵。反之,如果能重视质疑,迅速发布权威信息,不仅能消除人们的担忧,也能为自己的工作赢得主动和先机。
因此,希望有关部门能从这一次成功的处置中吸取经验,今后遇到各类网传消息、舆论杂音时,能及时发布真相,澄清疑问。只有形成一套完备的信息公开、发布体系,坦然面对各类质疑,才能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及时消除不实信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