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第7个“世界家庭医生日”,自治区卫计委和南宁市卫计委在南宁市友爱广场举行主题为“我和家庭医生有个约定”的宣传活动。记者了解到,一方面,公众对家庭医生知晓率低,同时又存在期望值太高的情况。
家庭医生上门指导病患
家住北湖南社区的颜金发老人,现年76岁,有长达10年的高血压病冠心病史,长期靠药物控制。让他欣慰的是,去年他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了一份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后,每个季度社区都会有医生主动免费上门来帮他量血压、做检查。一年来,因有家庭医生的指导,颜金发的血压和心脏病情况都比较稳定。
在南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台,仅一个小时时间,有将近20名居民现场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城区普通人群签约率低
如今,因被不良信息误导,老人高价购买保健品等事例频频发生。而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可免费为签约家庭全体成员建立健康档案,并常年提供医疗保健、合理用药等咨询服务。
西乡塘区政府副区长梁红英介绍,该城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家卫生院、2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城区普通人群签约率为28%,特殊人群签约率为42%。
注重健康监测与指导
“对于家庭医生,一方面民众的知晓率太低,而另一方面又期望值太高。”北湖南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黄荣春说,每个人对健康的要求不同,对家庭医生提出的要求未必能得到满足。
该中心医生黄天春说:“有些长期卧床在家的患者,要求我们上门换留尿管、胃管、上门针灸等,我们不一定能做到,也没有这样的条件和政策。”他指出,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医生可以上门服务,但关于“医生是否能随时出诊”的问题却有尴尬。以上门输液为例,黄荣春说:“我们也不可能打完针就走,万一出事怎么办?肯定要一个医生或护士守着一个上午,没有明确的费用标准。”他坦言,家庭医生应更注重健康监测与用药指导。
黄荣春表示,我们所说的家庭医生与欧美等国家以提供上门和个性化服务为主的私人医生不同,我国的家庭医生一般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担任,一般1名医生往往要服务几百户签约家庭,按国家政策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张文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