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西首次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巡查专员,巡查我区保障性安居工程。5月19日,他们首次巡查了南宁市公租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保障性住房把关。
“小区的保障房如何分配的?”“怎么确定准入和退出?”……19日上午9时许,在凤岭北苑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巡查专员袁曼虹问得非常仔细。她告诉记者,保障房是惠民安居工程,准入的标准很关键,“了解保障房的准入条件是巡查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了解是否有骗取申领保障房的情况”。
在富乐新城三期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巡查专员向项目部的负责人详细询问了工程建设进度、施工单位资质等情况。“通过现场巡查,可以督促建设单位加强施工、竣工和使用阶段的监管,杜绝‘豆腐渣’工程,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安全性、适用性、舒适性。”袁曼虹说。
近年来,我区保障性安居工程一直沿用的是“三督查”模式,即按照政府牵头督查、厅际联合督查和厅内处室分片包干督查的模式进行巡查,每月向全区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自身业务管理的问题。”自治区住建厅有关负责人称,但在保障性安居工程推进过程中发现,职能部门的自我监督具有局限性,且动力稍显不足。为此,将自治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机制引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希望以此进一步提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据介绍,广西此次聘请了31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巡查专员,每个月对14个设区市和所辖区、县(市)进行一次巡查。
自治区住建厅将借助现有的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及时收集处理各位巡查专员通过手机、微信等移动终端反馈回来的巡查信息,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的整改效率和质量,确保全面完成2017年的目标任务。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 徐庆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