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和飞虫的启示
小通讯员 杨欣睿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四(4)班)
指导老师:吴燕宁
一天,我在我家的阳台上看到了一只蜘蛛在织网。我对它产生了兴趣,想看看蜘蛛是怎么捕食的。第二天,我在观察蜘蛛的时候,发现一只小飞虫撞上了网。它一撞上蜘蛛网就拼命地挣扎着,不停地扇动翅膀,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切地想逃离蜘蛛网。
可是蜘蛛很快就发现了它,眼看蜘蛛越来越近,我竟然有点为小飞虫着急起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蜘蛛碰到它的那一瞬间,那只小飞虫冲破了蜘蛛网,飞走了。望着它飞走,我为它感到高兴。蜘蛛眼见到手的美食跑掉,并没有气馁,它开始吐丝,细心地修补破损的蜘蛛网。
过了好一会,蜘蛛网终于修复完成了,蜘蛛继续躲在一旁等着猎物撞网。一天、两天,都没有猎物撞网,我在想,要是再没有食物,蜘蛛恐怕要饿死了。第三天时,终于又有一只小飞虫撞到了网上。它和前面那只小飞虫一样扇动翅膀拼命挣扎,可它就没有之前那只这么幸运了,蜘蛛很快爬了过来,然后吃掉了它。
我突然为蜘蛛感到高兴,也为这只小飞虫感到悲伤。我顿时领悟到,每个生命都在为在世上存活下去而努力着,它们每天都在危险中度过,但它们在生命遇到危险时展现出要活下去的勇气令人动容。由此可见生命非常珍贵,我们不仅要珍惜、爱护,还要珍惜生命度过的时间,努力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
破茧成蝶
小通讯员 李建树(南宁市秀田小学四(8)班)
指导老师:赵淑兰
生活中,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比如,蚂蚁搬家告诉我们齐心协力的重要性;水滴石穿告诉我们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的道理,不过给我最多启示的要数美丽的蝴蝶了。
一天下午,我来到阳台上赏花。君子兰、三角梅、山茶花等姿态万千,形态各异,并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正当我陶醉于花香的时候,看见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在太阳花的枝叶上蠕动,原来是一条又瘦又丑的毛毛虫。看着那株太阳花枝叶被啃出一个个的小洞,我火冒三丈,冲上去用筷子将它夹起,准备把它夹死。
突然在我心中冒出一个这样的念头:它也是一条生命,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这个想法使我冷静了下来,并决定用心地观察它。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每天摘叶子喂养它,渐渐地它长肥了。又过了几天,它变得更胖了,是之前重量的好几倍。有一天上午,我早早地起了床,发现毛毛虫给自己造了一个很漂亮的房子,并关上门,它一连两周都没有动静。
到了第三周,它那栋房子破了一个大洞,而它不知道跑哪去玩了。突然一只漂亮的蝴蝶飞来,落到我家阳台的花朵上“。哦!”我想起来了,应该是我养的那条毛毛虫,看来它是破茧成蝶了。它的头一点一点的,似乎是向我点头致谢,看到它可爱的样子,我欣慰地笑了。
观察毛毛虫这件事情给了我许多启示:一是不可以貌取人,而是要多看内在。二是成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一定是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正如早期的毛毛虫大量进食就是在积累自己的“实力”,最终因为积蓄足够的能量才能蜕变成为美丽的蝴蝶,最终达到了属于自己人生的辉煌巅峰,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生命的色彩
小记者 王偲儒(南宁市逸夫小学四(5)班)
生命很宝贵,如果用心感悟,体会生命,你会发现生命是有色彩的,而且不止一种!这一发现,使我的五一假期有趣了许多。
五一假期期间,我和妈妈在热闹的菜市场买了几种形态各异的植物,同时顺手买下了看似“柔弱”的它——一小株不起眼的卷柏,起初只是觉得嫩绿的颜色让我感觉清新,可没想到它后来给我极大的震撼。回到家,我将它们放置阳台并浇了水就离开了。
两三天过去了,其他植物越长越茂盛,唯独这团卷柏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叶小,呈羽状型,高八九厘米,普通且安静。正好,妈妈的同事又送了一棵长吊兰给我,我便拔了卷柏,将长吊兰种进本属于卷柏的土盆里,卷柏则装进一个透明的塑料袋子里。
又是几天过去了,当我再一次注意到卷柏时,它早已枯黄,死气沉沉,毫无生命力了,我叹了口气,正准备将它放回袋子,突然一个不经意的失手,卷柏一下子掉进了旁边装了半盆水的盆里!
当我再转身回来时,令我永生难忘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卷柏仿佛在水中呼吸着,枯黄卷起收紧的枝叶正缓缓展开,甚至还可以看出一丝绿色!霎那间,我想起了之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的关于卷柏的介绍——“卷柏,又称九死还魂草,触水为荣……”
这绿色的生命是多么伟大而神奇!这次经历让我感悟,生命不仅可以是一种颜色,还是一种梦想,一种信仰,无论是谁,都有权利在这一生只有一次的生命中绽放光彩,做有意义的事,为自己而活。
百折不挠的仙人掌
小通讯员 陈映希(南宁市澳华小学)
指导老师:杨锋
我家的阳台上种了两盆仙人掌,它已陪伴了我五个春秋,可以说是我的家人了。它每天穿着绿色外套,从不梳理的头发随处长着,短短的像草原上的野草。
它是一位勇士,怎么说呢?风不怕,雨不怕,似乎没有土没有水也照样能生长。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出去旅行了11天,回来时,我们家的那些植物全都枯萎了。
玉兰花的叶子上有几个枯黄的小洞,桂花的花瓣全黄了,松树仿佛度过了一个十分疲倦的假期,三角梅不在争着秀出自己鲜红的花瓣,茉莉花也毁容了……唯独那两盆仙人掌,依然向往常一样,没有缺水的模样,没有暴晒的痛苦。
从那以后,我每次看见仙人掌都不禁想起革命战士们,他们的品质就像仙人掌的精神一样,百折不挠,永不放弃。我们的革命战士们勇往直前,不怕困难,克服了敌人的诡计。
革命战士们和敌人斗智斗勇,坚强不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我们要像百折不挠的仙人掌一样,做什么事,遇到什么困难,绝不低头折节,再难也要挺过去!
▲图片来源网络
鸟儿与天空
小记者 乔许宸(天桃实验学校银杉校区)
指导老师:庞幸
上个周末,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我和家人一起去郊游。野草长得非常茂盛,万物在雨水的滋润下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春光。
叔叔看到不远处的田野有好多水嫩嫩的野菜,就对我说“:咱们去摘些野菜做午餐怎么样?”我很开心地答应了。
于是我们拿着袋子,撑着雨伞小心翼翼地走在湿漉漉的田埂上摘野菜。就在这时候,我突然听到了“叽叽,叽叽”小鸟的叫声,这声音似乎有气无力。寻声望去,我们看见一只小鸟被荆棘形成的网兜住了。我赶紧冲过去救它,连雨伞都扔在了地上。
小鸟浑身湿漉漉的,美丽的羽毛耷拉着,头也耷拉着,它用一双可爱的小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我。我把缠绕着它的网兜解开了后,它有气无力地躺在我的手上。
我轻轻抚摸它,摘了一片叶子接了些水给它喝。它先是一动不动的,后来用尖尖的小嘴啄了啄树叶。过了一会儿,它扑腾了一下翅膀,挣扎着想站起来,但没有成功。
它的眼睛湿漉漉的,看上去很可怜。又过了一会儿,我抚摸了一下它,这时恢复元气的小鸟突然“嗖”地一声张开翅膀直冲天空,从我的手中飞走了,还发出“叽叽叽”欢快的声音。
看着它在雨中越飞越高,我的眼泪顿时流下来。这时,姨妈摸着我的头对我说:“小鸟只有在天空飞翔才最开心!你带它回家,它就见不到它的亲人了。”
我止住了眼泪。姨妈说得对,还是让它在天空自由地翱翔吧!鸟儿离不开天空,就像鱼儿离不开水,我离不开家人一样。想必它现在正和它的爸爸妈妈开心地生活吧!天空就是鸟儿的幸福王国,拥有自由和家人是多么幸福呀!
那一抹新绿
小通讯员 黄馨仪(桃源路小学)
指导老师:黄泉珍
生命,是扑闪着翅膀的飞蛾;生命,是一声声沉稳有力的心跳;生命,是在阳光下怒放的花朵……就连偏僻狭窄的墙缝里,也有着不屈的生命。
雨后天晴,我来到小区花园里种树。地面很湿很滑,我一不留神,就摔了个四脚朝天。我爬起来,嫌弃地拍拍身上的泥土。
种子呢?我顿时如晴天霹雳,着急地把脸贴在墙缝上,眯着眼往里瞧,借着一点微弱的光,发现种子如婴儿般静静地躺在里面。我把手伸进墙缝,努力想把里面的种子拿出来,可是种子却像在跟我捉迷藏似的,怎么抓都抓不到。
我懊恼地叹了口气,只好拍拍手回家去。接下来的两三天,一直下着蒙蒙的细雨,好像给天空披上了一层薄纱。我倚窗而望,祈祷着这些雨水能滋润到种子。但转念一想,种子所在的墙缝那么偏僻,种子藏在里面,雨水根本浇灌不到。
两个星期后的一天,我来到花园。路过墙缝时,不经意地一瞥,那是什么?一抹新绿!走近一看,这不是那种子的绿苗吗?翠绿的小苗随风飘摇着,露出脸庞,在向人们打着招呼。我轻轻捧着小苗,小心地抚摸着他。
我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是什么让他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水和泥土的墙缝里不屈向上,顽强生长?是勇气!这颗小小的种子,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仍能勇敢向上,坚持不懈,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努力地长成一棵苍翠欲滴的小树。
那一抹新绿,给我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做什么事都要努力向上,不惧一切,不管环境如何,只要勇敢努力,就会让自己出众,变得精彩,变得成功。
值得尊重的“棒棒”们
作文班学员 施科平(南宁市越秀路小学)
《最后的棒棒》是一部内容真实、情感丰富和深远意义的纪实片,它是由何苦导演创作的,在2016年获得“金树国际纪录片”。何苦既是导演又是主人公之一,他自愿来到重庆市自力巷,体验重庆的特殊职业“棒棒”。
为更好地真实体验,他特拜了一个叫老黄的“棒棒”为师。城市里的人对“棒棒”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觉得他们衣衫不整,容易影响城市品味;另一种则是觉得他们有功劳,他们建设了一个新重庆。当看到“棒棒”们住在窄小的出租屋里,行动非常不方便,连小便都是“技术活”,我顿时感觉棒棒的职业很不容易;如果让城市的人来体验,他们肯定承受不了。
在纪录片里,“棒棒”拿工具时很讲究,棒子要靠在肩膀上,而不是提在手里像乞丐一样乱晃,也不能发出声音。这说明“棒棒”们就算做的是力气活,仍有很强的自尊心。
纪录片同时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繁华的城市夜景和简陋的自力巷出租屋对比,更加突出了“棒棒”们居住环境的恶劣。影片中“棒棒”每次挑东西差不多一百公斤,还要走一两公里的路,除此之外还会做更加脏累的活儿,比如通厕所等。
我感觉他们是多么辛苦。相比之下,我们有些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家里做些家务、洗衣服都叫累;上学的时候,还让爸爸妈妈帮背书包,简直是天壤之别。
“棒棒”这项工作,虽然在一些人看起来很不起眼,也有很多人并不了解。但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去认识、尊重这个特殊的职业,毕竟,职业不分贵贱,劳动是光荣的。
▲图片来源网络
珍惜我们的现在
作文班学员 龙相妙(南宁市石柱岭小学)
《最后的棒棒》是中国导演何苦拍摄的纪录片,曾在2016年获得了“金树国际纪录片”大奖,同时也是中国首部自拍体励志纪实片,感动了很多人。这部纪录片体现了重庆“棒棒”的酸甜苦辣。
在影片中的重庆市自力巷,有一群平均工龄22年的“棒棒”,其中有老黄、老甘、老石,还有老黄新收的徒弟——导演何苦。纪录片里有一个细节,老黄非常在乎拿棒棒的姿势,他对何苦说“:随便拎着棒棒,别人会以为我们是叫花子,叫花子是打狗的,但我们是来工作的。”
他还非常爱干净,因为没什么钱,他十天八天才洗一次澡。这让我明白了,就算是“棒棒”,他们也是有尊严的。何苦刚刚开始搬运东西的时候,走的非常快,但很快就感觉肩膀非常刺痛,直到全身发麻。老黄告诉他,只要搬久一点,肩膀就会长出老茧,那时候就不会太痛了。
虽然只看了纪录片的第一集,但我感觉到这些靠力气生活的“棒棒”是多么不易。他们的生活很拮据,如果没赚到钱,每天吃的是白粥和萝卜干;赚得稍微多一点时,才舍得加餐,但也只是吃腊肠和白菜头。相比之下,我们现在每天都可以吃大鱼大肉,蔬菜水果等,有时候吃不完直接倒掉,很浪费,甚至有时还挑三捡四,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不易。
还有洗澡,“棒棒”们为了省钱,十天八天才能洗一次。现在我们每天都能洗澡,更不可能在露天吹着冷风洗。如果让我一天不洗澡,不知道能不能忍受得了身体的臭味?另外,如果让我用棒棒挑这么多这么重的东西,能不能受得了?
看完纪录片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多帮助贫困地区的人。平时从小事做起,在家里多给父母帮忙,珍惜父母给我们的一切;在学校认真学习,将来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和《虎神》
小通讯员 曾宇轩(天桃实验学校二年级)
辅导老师:橙子老师
5月5日,我度过了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上午。我和南国早报小记者俱乐部的小记者们来到星光艺术剧院,探班家庭音乐剧《虎神》剧组。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幕后的演员,我既好奇又激动。很快,我们来到了排练厅见到《虎神》的演员们。接下来,我们和《虎神》的演员们进行了有趣的互动。一开始,《虎神》的演员们带领我们玩游戏做热身运动,我们玩得很开心,感觉笑声一直没有停过。
接着,《虎神》的演员们教我们练声,要求在一口气中喊“哈嘿”,我觉得有点难,但我还是坚持着。后来,我们还一边原地跑一边念绕口令,我累得气喘吁吁,但练得很开心。然后,演员们给我们表演了《虎神》里的两个精彩片段,我看得入了迷,就连表演完了也没有反应过来。
最后,在提问环节,我代表小记者向导演和主演提问,通过他们的回答,我了解了不少的音乐剧的专业知识。这次探班剧组活动,让我了解到《虎神》的演员们为了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在幕后付出了很多的汗水,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意义。
来源 | 南国早报客户端
欢迎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APP报料:点击早报APP“报料”,即刻报料。电话报料:0771-5690127。请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联系发放稿酬!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