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查扣一批问题冻肉,有的中文标签涉嫌“套牌”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5月23日,南宁市兴宁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兴宁区食药局)开展“百日净流”执法大行动,突击检查了南宁交易场,查扣问题冻肉75.98公斤。

23日上午,执法人员来到南宁交易场,重点检查冻库食品以及销售商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等。在一家名为万川海参冻品行的冻库内,存放有巴西冷冻鸡膝软骨、越南春卷、丹麦冻猪肚、丹麦冷冻肋排等冻肉产品。

▲执法人员对冻肉产品进行检查。 南国早报实习生莫惠岚摄

执法人员细看这些“进口”冻肉产品时发现了问题。巴西冷冻鸡膝软骨、越南春卷没有中文标签,在产品外包装上,只有外国文字说明,普通市民根本看不懂这些食品信息。另外,执法人员在冷库搜查出两大箱冻猪肚、冷冻肋排,上面的中文标签显示产品是从丹麦进口的,但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众查询平台上输入该产品批号,显示信息却与该中文标签不符。对此,执法人员称,这可能是食品界的“套牌车”。

该店负责人韦某拿不出入关检验检疫单据,她称是帮别人卖的,具体情况她也不清楚。执法人员称,该商家涉嫌经营来源不明的食品,“如果是正常的进口产品,必须经过海关检验,才能进入市场销售”。执法人员查封了这批冷冻食品,将作进一步调查。

执法人员提醒市民,在购买进口食品时,一定要看外包装上有没有中文标签,这是判断进口食品来源是否可靠的重要标志。进口产品在报关时,就要按规定贴上中文标签,到了销售环节还没有贴上中文标签,是不符合常理的。那贴了标签的,市民该如何查验真伪?执法人员称,消费者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众查询平台上,输入该中文标签上的产品批号进行查询验证。

消费者在购买散装冷冻食品时,因为这些散装食品的包装箱放在冷库里,消费者无法看到包装箱有无中文标签,也无法查询中文标签上所显示信息是否属实,对于这种情况,市民该如何求证?对此,南宁市兴宁区食药局副局长朱茂峰称,采购食品者应当查验供货人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明,如实记录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以供消费者咨询和查证。市民发现可疑迹象,可要求销售者出示相关票据、证明,如遇违法销售行为,可拨打12331向监管部门举报。

据了解,“百日净流”行动开展一周以来,专门对食品销售环节安全隐患较大的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进行执法检查。截至5月23日,兴宁区作出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下达当场行政处罚3份;立案3起,扣押涉案冻品93.28公斤、6个品种的食品及调味品一批。

[ 相关链接 ]
消费者如何选购冻肉产品

1.要到正规农贸市场、超市和商店选购,并注意查看经营户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健康证明,不买“三无”、过期食品。

2.质量好的冻肉,颜色带浅灰色,肥肉和油脂呈白色,闻起来无怪异味,手指压下去的部分不能平复,并出现红色斑迹,解冻后分泌出浅红色液汁。不好的冻肉或经过多次解冻的复冻肉,各处颜色不一,分别呈蓝色、浅蓝色或鲜红色,用手指压肉色无变化,解冻后肉质松软而无弹性,骨髓由白色变为红色。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李俭芹 实习生莫惠岚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