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世界无烟日,南宁市开展控烟联合执法检查。5月24日,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对基层医疗机构、餐饮店进行了突击检查,并向多家机构下发了整改意见书。南宁出台“史上最严控烟令”已3年,控烟效果如何?此次检查的结果或见一斑。
1.场景:餐桌上常摆烟灰缸
24日上午8时许,南宁市爱卫办组织卫生、食品监管部门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突击检查。在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社区一心服务站,记者看到,入口处没有设置“无烟医疗单位”的标识。执法人员说,医疗机构入口应该设立禁烟标识,“这是为了让每个进入的人都知道里面不能吸烟”。
在基层医疗机构,执法人员还发现多处禁烟标识不规范,没有监管部门的举报电话等。
▲图中两张禁烟标示中,下方标注监管部门及其举报电话的标示才是符合规范的。南国早报记者 李俭芹摄
餐饮店的控烟检查中,也发现多数经营者存在违规情况。
在一家名为“卿客来”的餐馆内,执法人员发现,每张饭桌上都摆了烟灰缸。该店服务员称,店内用餐一般集中在晚上,约六成的饭桌上都会出现吸烟者。
“禁烟场所不能配置与吸烟有关的器具,这些餐饮店都违规了。”当天,执法人员向违规医疗机构和餐饮店下发了整改意见书,并称将在近期回访,如未整改还会进行行政处罚。
2.检查:哪些单位控烟效果好?
本次联合控烟执法行动中,监管部门对车站、超市、宾馆、网吧、机关单位、窗口服务单位等进行检查。南宁市爱卫办唐莉表示,从检查情况来看,交通、医疗、校园以及部分机关单位的控烟效果最明显。
那么控烟3年来,市民觉得哪个领域的控烟效果最差呢?
在记者的随机调查中,“用餐遭遇二手烟”成了市民最不满意的一项。
南宁市民张女士称,她在外用餐时多次遇到周边有人吸烟。但她要求经营者去劝诫吸烟者时,常被服务员拒绝;有时劝诫后对方灭了烟,但没多久又开始吸了。
对于不同领域控烟效果不同的情况,执法人员认为,这主要还是受客观条件约束。比如在动车上,吸烟会导致动车停下,吸烟者也会付出较大的代价,所以不敢轻易挑战。而餐饮店的控烟执法难度大,吸烟者流动性强,监管部门执法取证有很大难度,所以主要还是只能靠商家主动控烟。
3.说法:餐厅控烟伤害了谁?
采访中,有商家担心,严格控烟会影响生意。但市民罗先生觉得,未必。
罗先生表示:“你看人家严格控烟的酒楼生意受到了影响吗?没有,只要菜品好,来吃饭的人照样排长队。”
南宁市爱卫办唐莉称,南宁烟民的比例约为20%,不吸烟的市民占了八成,但很多商家为了取悦少数烟民,而伤害了绝大多数顾客。她觉得经营者首先应该改变思想观念。她说,根据整年的执法情况分析来看,南宁实施控烟令3年,法令已渐入人心,“不少市民会搬出法令来要求经营者禁烟,如果做不到,经营者将面临处罚,同时也会失去不吸烟的顾客”。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李俭芹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