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初,南宁市人民东路158号置地广场的物业——南宁市远鹏物业管理公司关停了置地广场B座的两部电梯,23层楼里的居民只能爬楼梯上下。物业与业主各执一词,为此屡起争执,直到6月14日凌晨物业才再度开启其中一部电梯。记者了解到,置地广场已多次被关停电梯,但因各方面原因,各方还未找到破局之方。
1.高层电梯被关停,回家之路艰辛漫长
“我心脏搭了两条支架,每次爬上9楼的家,走走歇歇要花40分钟。”置地广场住户肖女士说,现在她只能尽量不下楼。孩子因工作不能天天陪在她身边,只好给她制作了一个胸牌,写明亲属联系电话,万一爬楼时遇到紧急情况,邻居可以帮忙打电话通知。
13日下午,记者看到一名年轻女子提着高跟鞋,光着脚爬回了22楼。女子告诉记者,她对门住着一对年轻夫妇,女方怀有身孕,每次去医院检查,回来都要腿疼几天。
家住21楼的黄女士和丈夫都是七旬老人,前几日她丈夫拄拐下楼,走到8楼时已无力坚持,在邻居帮助下才勉强爬回了家。
据了解,电梯停运后,行动不便的住户都选择尽量少下楼。但更多业主每天要上下班、接送孩子,只能苦熬。电梯关停后,住在23楼的一对带着小外孙的六旬夫妇选择了搬家。可因为没有电梯,搬家也成了大麻烦,即使出高价也没人愿意接活,他们只好自己一点点把家什搬下楼。
物业关电梯催费,业主协商寻找出路
“请交物业费,电梯才会开”“水要经过二次加压,二次加压马达24小时都要电,没钱交电费”。在B座电梯口的墙壁、门板上,有人用油性笔写下这些字。
众业主表示,B座有250余户,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只有30余户长期不交物业费。因不满物业的管理,至今年四五月份,一些之前正常交物业费的业主也选择了不交费。另有几名业主表示,自己已交费,却被归为“未交费房号”。还有业主表示,开发商亲属也住在楼上,他们长期欠费。
6月14日,记者通过相关部门知情人士了解到,该小区业主和物业双方的“恩怨”由来已久。该人士表示,因与业主有矛盾,今年元旦,物业把该小区的九部电梯全都关停。当时辖区街道、公安、房管等多个部门到场协调。物业方表示,是业主不交物业费才关电梯。1月2日后电梯重新开放,但之后又有过短时关梯。
至今年6月,B座两部电梯全部关停。其中一部电梯需要大修,平摊到B座每户约90元。据了解,当时绝大多数业主交了这笔钱。业主要求,把电梯维修费用交给街道代管,物业公司先找电梯维保公司做预算再转钱。但物业则表示,要收到所有住户的物业费才行动。6月13日下午,业主们在该楼负二层停车场碰到物业方工作人员。其中一名人员表示,关停电梯是因为没钱交纳电梯电费。业主们则表示,通过可靠渠道获得供电部门的反馈称“并未停电”。他们迫切希望通过物业解决问题,让电梯恢复正常。双方在停车场里僵持许久,兴宁区相关部门前来调解后,至14日凌晨3时许,B座的其中一部电梯(另一部需要大修)得以重新启动。
就业主的诸多疑问,记者现场向该物业工作人员采访求证。但对方未作回复,而是表示,只能由城区政府部门协调解决。
.物业被列入黑名单,难解置地广场困局
根据物业之前张贴的《置地广场2016年度(住宅)收支情况表》显示,该年亏损达40余万元。相关部门和业主都建议,既然亏损严重,该物业公司可以考虑撤走,避免蒙受更大损失,可该物业公司却不愿撤走。
业主黄女士告诉南国早报记者,早在2013年,置地广场业主就联名请求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小区成立业主大会,未果。目前,业主们最迫切的希望还是尽快成立业主委员会,请走旧物业,寻找心仪的新物业进驻管理,但这目前也很难实现。
据悉,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条件是人数和面积“双过半”。而置地广场一至三层系开发商产权,业主面积达不到过半条件。有人提出,让开发商自管商铺,住宅区另找物业分管,但这实际上也做不到。据知情人士介绍,商住楼作为一个整体的物业管理区域,在水务、供电部门也只有一个账号,无法实现分开管理。
今年1月12日,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目录,物业服务企业二级及二级以下资质认定被取消。这意味着,房管部门对该物业(属于三级)没有了评定其资质的权力,只能做沟通调和。记者了解到,南宁市房产局已将该物业公司列入黑名单,但该物业公司只有置地广场这一处服务对象,对其震慑效果有限。
南国法援律师表示,虽然对物业是否有权关停能正常运行的电梯,无明确条文规定,但依据合同法规定,物业不能阻碍正常交费的业主正常使用电梯的权利。换句话说,碰到欠费的钉子户,物业可通过起诉维权,但不能关停全体住户使用的电梯。
由于业主对物业的信任已接近冰点,相关部门的协调也事倍功半。记者了解到,目前,相关部门正向上级部门申请与其他部门建立起联动机制,共同分析、研判,寻找破局之方。
来源 丨 南国早报记者 段钦中 文/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