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一名女生在该校的“狗洞”(商业美食街俗称)购买了两碗螺蛳粉,结果其中一碗吃出了蛇(相关报道见本报6月18日A4版)。面对外界的质疑,当事人讲述了亲身经历,自称消费维权意识不强,没有保存证据。执法部门则表示,对于打包带离店铺的食品,一旦出现纠纷,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执法部门,都存在取证难的问题。
王同学是广西大学机电学院的一名学生。6月18日上午,她接受记者采访时称,16日中午,她和男朋友去“狗洞”买午餐时,在某店购买打包了两碗螺蛳粉回宿舍,其中一碗是给舍友的。自己的那碗吃了两口后,她想把碗底的青菜翻上来,结果伴随着青菜一起翻出了一条小蛇。“当时被吓得叫喊起来,惊动了同宿舍的三名舍友。”王同学说,粉肯定没法吃了,就让同学拍了张图片后倒进了厕所。
此事在网上传开后,很多问题引起了当事人和网友的思考。针对图片造假一说,王同学认为自己在处置上不够有经验,导致不能自证清白。她说当时发现有蛇后,只是觉得这是个稀奇事,就把这张图发到自己的网聊空间,让朋友们见识见识,根本没想到向店家索赔或向学校、监管部门反映,因此就直接把物证倒掉了,以致于有网友质疑碗里的异物不是小蛇,她也百口莫辩。
▲18日中午,涉事粉店处于关门状态。 南国早报记者 李俭芹摄
王同学如果留着这碗“加”了小蛇的螺蛳粉,她真的就能维权吗?6月18日,螺蛳粉店店主对螺蛳粉里有蛇的说法拒不承认。西乡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如果消费者在店内用餐,从食品中吃出了异物,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最低赔偿标准,店方需赔偿消费者1000元;如果是消费额度较高,按照退一赔十原则,赔偿额度超过1000元,那店方就要按照退一赔十的标准向消费者进行赔付。但是,因消费者将食品带出店后,已经打开包装才发现问题,这就面临取证难的问题。王同学即使留着这碗螺蛳粉,她也只能证实碗里有异物,并不能证明螺蛳粉的来源和蛇的存在与该粉店有关。不过,针对检查发现的卫生条件差等问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还是对粉店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
▲部门向粉店经营户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
执法人员表示,因证据不足,不能确认王同学发现疑似的“小蛇”是何种异物,不能直接确认该碗螺蛳粉的来源。为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下一步,西乡塘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加强对学校及周边的食品经营单位的检查,督促指导经营户按照《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工作操作规范》规范经营。
广西大学保卫处校园秩序管理科科长沈大盛称,虽然学校每天都对餐饮商铺进行巡查,每周都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但是针对网友质疑店方青菜没有洗过的问题,他们确实没有办法做到如此细致的检查。“螺蛳粉里有蛇”事件发生后,校方对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学生提供的书面证词没有瑕疵,因此,学校从保护学生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采信学生证言,决定对涉事粉店进行停业整顿。
来源丨 南国早报记者李俭芹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