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将立法管理公园丨专家:跳广场舞的不能跟散步的混在一起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近日,《南宁市公园条例(草案)》进入专家论证阶段,在“公园有无必要进行功能区划分”上专家出现意见分歧。跳广场舞的不能跟散步的混在一起,你怎么看?

1.公园管理存在较多问题

南宁市是全国首批七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之一。随着城市绿化建设发展,南宁市公园建设逐步走上投资主体及管理模式多元化道路,但一系列管理问题随之显现。

比如有的公园从自身利益考虑,违反公园规划进行建设,引入经营性项目,侵占公园绿地,或将公园以承包、经营权拍卖等方式交给投资者经营等。

▲图片来源网络

6月22日上午,南宁市法制办就《南宁市公园条例(草案)》进行专家论证。早报君了解到,此次专家论证会上讨论的《条例(草案)》共五章五十九条,主要包括总则,规划和建设,游园和管理,安全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

2.专家出现意见分歧

南宁市几大公园的歌声是市民投诉较多的问题,因此《条例(草案)》的第三十三条和三十四条是关于活动区域和活动噪音管理的规定,力求解决噪声等管理上的难题。

《条例(草案)》关于“噪声排放标准”中就提到,“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在公园内设置告示牌、公示该公园各个区域的噪声排放标准和禁止开展相关活动的时间”。“划分运动健身、文娱游乐等活动区域,并在公园的显著位置公示”。

▲在金花茶公园,一群市民在跳舞

这些规定合理吗?有没有实际操作性?在专家论证会上,专家们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规划设计方面的专家提出,对于划分活动区域,这个实施起来有些困难,并且没有必要。“公园本来就是一个开放型的场所,活动区域划分没有必要,不需要做硬性的要求。”

不过,规划设计专家建议,可以设置相应的牌子,按照功能完善相关标识,但是没有必要细化为“运动健身、文娱游乐等活动区域”。

很多人说,划分活动区域是为了让休闲区和娱乐区区分开来,怕跳广场舞的市民播放音乐,影响到其他的市民。

广西大学林学院教授王凌晖就建议,既然《条例(草案)》中提到公示公园各个区域的噪声排放标准,那么,在具体实施上,就可以在公园各个区域安装噪声检测装置的显示屏,实时显示当前噪音指数。

3.《条例(草案)》亮点盘点

除了公布公园各区域噪声排放标准,《条例(草案)》还有不少亮点 ↓ ↓

禁止建设高档场所:草案专家论证稿中提出,在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园内,禁止建设私人会所等高档场所;禁止改变公园管理用房、配套商业设施和亭、廊、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的用途或出租、出借给他人使用。现场有专家代表提出,公园是公共资源,要确保公园姓“公”,立法不妨大胆明确禁止建设怎样的高档场所,比如是否包括会所、吧、高档餐馆、酒店、宾馆等设施。

不得擅自改变公园用地使用性质:“有的地方为了照顾餐饮机构的利益,把地面绿地改为停车场,但是地下停车却常常停不满。”论证会上,一名专家代表提出,公园绿地作为公共绿地的核心部分,对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立法应规范公园绿地被挪用和占用的情形。对此,专家论证稿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公园用地,不得擅自改变公园用地使用性质。

操作公园游乐设施须持证:为了吸引游客,目前不少公园内都开设有游乐设施,但是各地公园游乐设施意外事故频发,对安全保障提出更高要求。为此,专家论证稿对公园内的游乐项目、游乐设施和操作人员等作出了相关规定,例如,要求游乐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应当持证上岗。

论证稿还规定,除了执行任务的公安、消防、救护、抢险等特种车辆,以及轮椅车、婴儿推车、持车辆出入证的作业车辆之外,不允许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入公园。

这些条例,你觉得怎么样?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郭燕群、当代生活报记者 黄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