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从“最强大脑”到“盲棋第一人”,鲍橒现身南宁挑战盲棋极限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柯洁九段是“世界围棋第一人”已经众所周知,而很多人不知道在另一个层面上,中国围棋手也担得起“世界第一”的美誉,这便是盲棋,即蒙眼进行的对弈。

作为这个领域独一无二的人物,在综艺节目《最强大脑》中一鸣惊人的鲍橒,上周末随队出现在南宁,出战新赛季的城市围棋联赛,然而人们更关注他神奇的一面——一个能下“神仙棋”的天才,一个围棋盲棋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同时还是一个清华版“Alphago”的设计参与者。他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而盲棋的极限又在哪里?

鲍橒在活动中讲棋。


神话照进现实
蒙眼对弈到底有多神奇

围棋横纵19路、361个交叉点,随着棋子越下越多,棋盘也越变越复杂,在此基础上的蒙眼对弈犹如神话般不可思议——事实上,民间关于围棋盲棋的最早记载就是源自一个传说:唐代大国手王积薪曾在骊山投宿,主人是一对婆媳,夜里王积薪听到婆媳俩对话,居然是通过口述棋盘方位对弈。王积薪拿出纸笔记下了,感觉招法妙不可言。第二天,王积薪向两人请教棋艺,那婆婆见他诚心,略加指点,然后消失不见,王积薪这才知道遇到了神仙……

围棋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有着各种奇人异事,千古名局更是数不胜数,但关于盲棋的传说一直没有落地,直到2005年4月,一个叫鲍橒的业余棋手在众人见证下蒙眼激战225手,才创下了中国首例围棋盲棋表演。人们惊觉,原来围棋也可以下“盲棋”。2005年12月,鲍橒“进化”成一个可怕的“机器”,在世界围棋团体赛众多顶尖高手的围观中,他完成了围棋盲棋1V5的挑战,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如今鲍橒犹如《神雕侠侣》中的“独孤求败”,哪怕他曾发出“盲棋悬赏百万求败”的公告,也找不到一个旗鼓相当足以匹敌的对手。

人们好奇一个蒙着眼的棋手会如何进行思考,他们的脑子里是不是有一个电子棋盘,一张虚拟的棋谱在自动运行?“脑子里确实会有一个画面,那是(棋盘上)一个比较小的分区,我会随着赛事的进程,来移动这个中心区域的焦点。”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赛场里,鲍橒自己揭开了秘密,“(脑子里)不会出现一整个棋盘,但我会对不同的分区进行拼接”。

人脑的极限在哪
他想挑战1对50的“不可能”

从局部到整体的连接,从现实到虚拟的投射,这如同一种奇妙的超能力。既然在盲棋的层面上找不到对手,鲍橒只好到其他领域去一试身手:2015年1月,鲍橒成功挑战《最强大脑》中号称难倒十亿人的“蜂巢迷宫”,以第二季唯一的满分轰动一时,特邀嘉宾舒淇连叹“智商被碾压”。随后的国际挑战赛,外国达人们竟然无一通过“蜂巢迷宫”,牛到没对手的鲍橒只好无奈地“被退赛”。

一项公开数据显示,盲棋国际象棋世界纪录是1对48,中国象棋是蒋川刚刚创造的1对26,围棋是1对5。在蒋川打破纪录时,鲍橒在微博上表示恭喜,并豪言想试一试同时下50盘围棋盲棋。在南宁,他再一次声明这并非玩笑:“如果时间充分,允许睡觉休息,同时下50盘(盲棋)并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

这种超常的记忆力是如何炼成的?鲍橒有一个对记忆方法颇有研究的父亲,儿子是他的最好的试验品,成年后的鲍橒坚持认为先天因素后天因素各占一半,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围棋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提高棋艺需要复盘,要记住你的棋路,这都能大大提升你的记忆能力”。

柯洁输给人工智能后,人类在棋盘上已经被尖端科技甩开,而鲍橒代表了人脑的另一种极限,他如何看待人类与AI在围棋上的对抗?“柯洁与Alphago比赛之前,人们觉得自己在人工智能面前还有机会,但是结果产生后,大家都明白了。”鲍橒说,“在竞技层面我觉得要赢AI是不太可能,但未来的对抗还有一个意义,我们可以见证人工智能的发展,到底能够比人类强多少。”

最想约战柯洁
他在下一盘很大的“盲棋”

某种层面上看今年36岁的鲍橒依然是个凡人,少年时出类拔萃,他后来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但他对自己当年的选择并不满意,后悔没选文科去读新闻、中文或者历史。毕业后,鲍橒去了一家围棋网站,后来又到香港做了一名专业围棋教练。今年刚刚回到家乡北京,继续研究他的盲棋以及其他闭目运动,据说他也会不时提及老婆孩子、养家糊口等琐事——这样迂回的生活,好像与一般大众并无不同。

但顶着“最强大脑”的光环,业余围棋6段鲍橒显然又和普通人不太一样,特别是在他想为之终身努力的闭目运动上,目前还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发展经验,他不得不继续在脑海中构建一条孤独的行进路线,像再一次挑战现实版的“蜂巢迷宫”——当他作为城围联贵安天元的队员登陆城围联赛场,南国早报记者曾将一个“超现实”的问题摆在他面前:“和柯洁下一场盲棋,或者和王香如、黑嘉嘉等五位人气女棋手下1对5的盲棋,哪个比赛的诱惑力更大一些?”

他的回答不假思索,“毫无疑问是(和柯洁的)正式比赛,盲棋多面打是一种表演,盲棋运动的一个意义是探寻人脑的极限,另外一个意义就是竞技。国际象棋有正式的盲棋比赛,中日韩都有能下盲棋的围棋选手,职业棋手当中柯洁既然敢放话,自然也是有能力下的(柯洁在解说Alphago和李世石对决时曾说自己可以下盲棋,编者注)。”

这种竞技比赛、以及这种对决的练习方法,如果能通过研究开花结果,自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为与鲍橒的天赋异禀相比,这个世界上还有一部分特殊群体实实在在地需要帮助,他们是身为盲人的智力运动爱好者。没有人走在鲍橒的前面,换个角度说,这也是他用人生在下的一盘“盲棋”。

对话鲍橒
跟“最强大脑”说大脑

记者:你说过“人的核心器官是大脑,这是人类跟其他生命体最大的区别”,过去曾有一个误传,说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10%,那你觉得大概的程度有多少?
鲍橒:我不是很愿意谈论这个问题,因为其实开发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进步。开卷有益,大脑只要锻炼就会进步,具体人脑的容量开发了多少,10%跟50%我觉得没有太大区别。

记:作为清华版Alphago——“神算子”的围棋技术顾问,能不能对比一下“神算子”和“Alphago”?
鲍:现阶段还不好比,毕竟“神算子”现在还有一些模块没有开发好。能够做成什么样请拭目以待,我们其实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结论。

记:谁是你最欣赏的棋手?
鲍:现役的是柯洁,还有两百多年前的范西屏。

记:为什么是范西屏?
鲍:他跟施襄夏下的“当湖十局”代表中国古谱的最高水平。有些人可能会感觉现代围棋处在一个更好的时代,但我感觉范西屏挺好。

记:你还会不会上《最强大脑》之类的娱乐节目?
鲍:这个现在还不确定。

来源丨 南国早报记者 覃江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