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一汽大众数十万台车子有这问题,Q5也不幸免!消协称...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大CAR哥认识的很多车友
                                                时不时会抱怨自己的爱车
                                                       车内异味太重
                                              会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最近刚好这类问题又出现了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收到多宗关于奥迪Q5汽车的投诉,车主均反映车内异味浓烈,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行车安全。随后深圳消委会向一汽-大众发调查函,要求一汽-大众于10个工作日内函复,并将根据函复情况开展进一步的监督工作。一汽-大众随后也复函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称将联系相关部门解决。

多位奥迪车主对车内异味问题束手无策,投诉无门,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今天举办乘用车内空气质量集中检测活动,征集了23名奥迪Q5车主的爱车,用科学数据来验证车内空气质量是否达标。截止目前已经收到116宗关于奥迪Q5车内异味浓烈的投诉,其中深圳地区投诉78宗,均表示车内异味严重。


                              以下为奥迪Q5空气质量集中检测活动现场。




根据《汽车内饰材料的气味测定》的标准进行主观测评和根据《乘用车内空气评价指南》进行客观评测,对甲醛,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共六种有害气体进行实验室专项分析,结果将会在近期公布。

深消会并称将持续开展调查监督,将这一汽车行业的消费者闹心事儿“问到底、管到底”,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在这里为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将关爱奥迪车主身心健康问题坚持到底点赞。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6月12日向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出的调查函。6月15日,一汽-大众对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调查函作出初步回应,截止目前还未看见一汽-大众对深消会提出3点问题的回应函。


今年3.15来临之际,大众紧急发布声明称将解决车内异味问题,涉及大众、奥迪和斯柯达等多款车型。此前也有多位车主投诉大众使用黑心棉,车内异味问题严重等。声明过后,这三个品牌的车主也陆续到店内进行更换“有害”的隔音材料。


                          更换隔音材料就能解决异味问题了?


同为大众集团品牌旗下的斯柯达,明锐车型也出现在此前更换隔音材料声明中的名单中。有媒体报道称,明锐车主在更换中控棉后仅2周后异味问题再次出现,车内异味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似乎仅仅更换隔音材料也不能将异味问题有效解决。


时隔多日,明锐轿车的异味问题似乎依旧没能得到解决。更换过中控棉的车主反映,更换过仅2周后异味问题再次出现,车内异味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另外一部分不在《声明》中时间段生产的明锐轿车,车主更加郁闷,明明车内存在异味问题却不在厂家更换中控棉的范围。

有车主对该《声明》提出了异议:

上汽大众仅通过“官方声明“方式,轻描淡写的掩盖数十万辆存在异味明锐轿车,而不是采用车辆召回方式。故意隐瞒了本次产品缺陷涉及的范围及数量、产生异味的原因、异味是否对人体有害、隔音材料覆盖的范围、此次更换隔音材料是否影响车身结构等等问题,其实该《声明》只是是敷衍了事。

车主们反映的问题是,暴晒或雨天(潮湿闷热)情况下车内异味严重,问题涵盖了2015款全新明锐之后的所有车型,车主均反映中控台为烤糊的塑料味,空调通风状态下表现为酸臭带馊味。投诉的车主们已经自发组织了“新明锐异味全国交流群“人数已经近1700人,加入该群的明锐车主还在不断增加。

针对斯柯达明锐内饰异味问题,车主们做过一些调查,车内的异味基本都源自于偷工减料。由于环保配件的原材料价格相对更高,且加工工艺更复杂,成本也更高。厂家为了追求利润而采用更廉价的材料,这种行为实在令人无法接受。

▲在6月23日,上汽斯柯达官方也向报道媒体出具关于“明锐车主投诉异味问题”的复函。


此前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投诉维权委员会已将调查函发送至上汽大众斯柯达,近日斯柯达回函:

车内异味源来自于前围隔音垫,截止6月23日斯柯达公司已为23179台(生产日期在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的明锐更换了前围隔音垫,斯柯达公司对存在异味问题的车主作出了承诺,如果更换隔音垫问题仍得不到解决,车主就近去经销商处检查,他们将妥善地解决用户抱怨。

我国车内空气质量一直处在“无法规、无强制标准、无监管”的状态,众多车主对于新车内扑鼻的异味只能忍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汽车普遍出现异味。

一方面因为车企对质量规范不严格,一方面也因为我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这一强制标准迟迟未正式发文,在某种程度上,车内空气质量存在一个监管盲区,大CAR哥希望有关部门尽快监管起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