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民主人民路口的民族商场,一直都是老南宁人心目中的“淘货圣地”。7月20日,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号推出《大事件!老南宁“淘货圣地”民族商场即将拆迁!》一文,勾起了众多网友的回忆,不少网友还讲述了自己与民族商场的往昔故事。
许多网友的“第一次”都在这里
网友“Dodo杜”清楚地记得,2004年他来到南宁,第一次坐观光电梯就是在民族商场。也有不少网友留言说,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台游戏机、第一张光碟,都是在民族商场买的。
“淘货圣地”是南宁人对民族商场的一个共同记忆。网友“马乾”清楚地记得,民族商场最初有着非常鲜明的经营格局:一楼经营家庭影院、舞台音响;二楼经营各类男装和电子配件、电器;三楼经营工艺品、装饰画、乐器和音像制品。他在三楼买过琴,在二楼买过衣服。
网友“辉”回忆,哥哥比他早来南宁读书,当时没少帮他在民族商场购买潮流的衣服。2005年,他来南宁读书后,也习惯来这里买衣服。
网友“梁生”一提起民族商场就夸赞“质优价廉”。1991年,他的家人在民族商场买的一台落地电风扇,直到现在仍在使用中。无独有偶,2003年,网友“邓东(老不)”在民族商场买过两套低音炮,每套只要150元,到现在还一直在用,音质很好。
网友“小驰”也认为这里物美价廉,他经常去淘二手电脑配件,对民族商场心有不舍。
承载了南宁人28年的回忆
很多老南宁人回忆起民族商场,都会提到主营家庭影院与音响功放的一楼。“因为一进商场,就会听到‘轰隆隆’的声音,有最新的影视大片可看”。这里经常人头攒动,很多买不起家庭影院的老南宁人,闲来无事都喜欢来到民族商场,围站在店铺前看免费大片。
许多网友认为,音像音响设备集市是民族商场的标识之一。网友“ATF罗Sir”说,从小到大,家里的电器基本都是在民族商场买的。网友“陶陶”也难忘当年上学时,使用的收音机、复读机都是在这里买的。
网友“艾特缇花舍”和老公最喜欢到这里淘碟、淘CD机和耳塞。他们觉得,民族商场在以前算是“潮人圣地”,现在虽然落寞了,但依然掩盖不了它昔日的辉煌。
网友“风”说,民族商场承载了他20多年的回忆。他是一个经常来南宁经商的外地人,到民族商场进货、淘货。这里对他而言,是一个宝贵的地方,令他依依不舍。
80后网友“O”深情地说:“民族商场有很多回忆,也让人深感不舍,尽管一些经历和回忆注定要被时间覆盖过去,但是记忆深处,总是还会为它留着一席之地。这些回忆,像电影,不时会在脑海里回播。”
对以上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平台“南国早报”(微信号ngzbnews)。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赖武慧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