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儿科医生荒该怎么破?广西多举措为儿科医生加油鼓劲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工作强度大、收入低于其他医生、家长经常不理解,这些因素曾造成“儿 科医生荒”的局面,目前,这一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自2017年开始,广西加大儿科医师培养力度;2017年9月1日起,我区提高了涉及儿 科的诊查、护理、手术、治疗以及中医类这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系列举措,有望缓解儿科医生不足的难题。

▲史学凯(右)与护士在新生儿科病区观察早产儿的状况。

儿科医生流失严重

儿科,也被称为“哑科”,因为孩子不懂表达自己的情况,更加考验医生的经验和能力。儿科医生承受的压力在医生里属于前列,但收入却处在“末端”。网络上一项调查显示,收入是否低于所属医院医生的平均收入这一选项,有84%的儿科医生选择“是”。即使是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儿科医生或者主任、副主任级的儿科医生,选择“是”的比例也非常高。

“儿科对医生的要求高,培养一名儿科医生,拿到执业资格证最少也要8年。”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史学凯告诉记者,儿科的收入远不如外科等,但是工作任务繁重,承受压力大,医生都不愿意来儿科。

这样的状况造成儿科医生流失严重。

统计数据显示,我区现有儿科医师(助理)3602名,平均每千名儿童仅拥有0.34名儿科医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43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1.46名相比更是差距大。

医生叫苦不迭,家长说起带孩子看病也特别委屈:排了一上午的队,医生看了几分钟就打发走了。史学凯体谅患者家长的心情,无论多忙,他都坚持每周出门诊两天,每天上午从8∶00~12∶30,平均看35个患儿,有时会更多,很多时候他为了多看一个病人而顾不上吃饭和上厕所。

多举措让儿科医生的价值得到体现

儿科医生的价值得不到体现,这种状况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今年7月,自治区物价局、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2017年9月1日起分期分批调整我区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提高了涉及儿科的诊查、护理、手术、治疗以及中医类这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正在逐步改善。

我区还出台了《广西儿科医师培养规划(2016-2020年)》,从2017年开始,广西将通过加大儿科医师培养力度、鼓励执业医师向儿科医师转岗等方式,缓解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短缺的问题。

在儿科医生流失严重的现状下,一名资深的儿科医生更显珍贵。史学凯就是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李建民特意从广东挖来的学科带头人。

来广西之前,史学凯本来已与扬州一家医院达成了意向,对方给出了优厚条件,最后史学凯却改变了主意。“变卦”的背后,是史学凯感受到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对儿科的重视,他认同该院的理念,该院也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为早产儿管理注入新理念

近日,记者来到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新生儿科病区看到,早产儿安静地睡在保温箱里,通过精确的光线控制、严格的分贝监测,模拟打造出新生儿在母亲肚子里的环境。这是在美国进修过的史学凯为早产儿管理注入的新理念。

这里,每年危重病人的抢救达4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98%。科室配备的进口多功能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CPAP呼吸机、婴儿高压氧、蓝光治疗箱等多种医疗抢救器械,尽量呵护这些过早来到人世、生命岌岌可危的“小天使”。

极低出生体重儿综合治疗技术是该院儿科的特色技术项目。去年,一名出生胎龄仅有26周、体重只有750克的早产儿,离开妈妈肚子时,全身泛紫、呼吸微弱,刺激无反应。在医护人员紧张救护和悉心照顾下,孩子渡过了“早产儿八大关卡”,68天后体重逐渐长到了2130克,生命体征正常,健康出院,创下了该院新生儿临床救治的新纪录。

作为自治区重点专科、自治区护理临床培训基地、南宁市儿科主委单位,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将在今年9月主办第一届东盟新生儿论坛,为儿科医生提供技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佘鸿雁 文/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