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白马雄风不再小盘股异动,后市大盘能攻占3300吗?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多空争夺3300点。 搜财图


上周沪指冲击3300点无功而返,日线虽然三连阴,但周线实现了七连阳。从盘面看,资源股大放异彩,金融股分化明显,白马股雄风不再,小盘股低位异动,后市大盘能攻占3300点整数关口吗?记者就此特邀邕城实力券商的投资顾问,给投资者进行分析

1.说大市:3300点能过去吗?
 
记者:上周A股市场在冲击3300点整数关口后出现回调,盘中仅摸高3305点。从周K线上看,沪指小幅上涨0.27%,周线收出七连阳。3300点是去年12月和今年4月反弹的高点,这次股指再试箱体上沿,后市会如何运行?
  
夏少烽:大盘在上周创出反弹新高后即出现了三连阴调整,显示3300点上方阻力明显,难以一蹴而就。可以注意到,三天阴线调整都是放量剧烈震荡报收较长上影线,意味着当前市场资金对后市出现较大分歧。短期而言,我认为大盘仍将围绕3300点蓄势震荡,后市能否成功突破,需要关注市场两大主力——大金融和大资源板块能否形成合力共振向上。现在出现创新高后的短期调整是健康的,因为大金融和大资源板块在调整过程中形成了良性的轮动,如果后市二者能形成合力带动大盘上攻,则突破3300点的概率较大;若二者走势持续分化,则突破难度较大。操作层面上,在市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时候,不宜重仓满仓参与博弈,因为一旦判断失误,则面临较大风险。我认为,当前股指能否成功突破并不重要,投资者控制好仓位才是稳妥的策略。
  
陈宇:上周市场整体较为活跃,上证指数冲击3300后回落,成交量出现明显的放大。这一方面说明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有所恢复;而另一方面,也说明在3300点这个较为关键、事关中期趋势的整数关口,市场的分歧十分明显。
  
进入8月以后,市场内生的不确定性相对可控,而外部因素仍然较为复杂,例如短期的东北亚局势以及中印关系等等,进而也将考验A股市场的信心。A股在重回3300点后,想要打开上行空间仍需要足够强势的业绩支撑和资金面的支持,因此多空分歧仍可能演绎上百点的箱体震荡。在十九大召开前,指数上涨空间恐怕较为有限,局部结构性行情仍为关注的重点。

2.议热点:周期股王者归来?

记者:在商品涨价的助推下,钢铁、煤炭、有色板块的不少公司中报业绩大增。在上周大盘冲击3300点时,这些板块也一度发力。周期板块进入了上行周期吗?能引领大盘拔关夺隘吗?
  
陈宇:进入7月份以来,多个产业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逐渐步入旺季,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上游以及中游产业,在相关环保政策约束和去库存的前提下,提价趋势催生了周期性板块的短线机会。另外在上周,反映国际航运业周期性和全球经济景气度的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也重回1000上方,因此煤炭、化工、有色等板块均有所表现。但我认为,借此判断周期性行业重回反弹通道还为时过早,周期性行业业绩出现恢复迹象,更多还是来源于供给侧改革的初步效果。应该看到,当前宏观经济仍处在缓慢的恢复过程,另外,市场的资金面仍然难以支撑大级别的上涨,上周显著的跷跷板现象也说明存量博弈状态并没有改变的迹象。
  
夏少烽:有色、煤炭、钢铁、化工等大资源板块7月份表现较为突出,一方面是由于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去库存、去产能导致周期性资源板块产品供应减少;另一方面,7月的环保督查升级,部分高污染产能强制关停,导致资源板块的产品供给继续被压缩。在供需失衡、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生产企业自然会选择涨价。业绩改善预期之下,从一线消费服务蓝筹出来的大资金,也明显转向这些周期性资源板块。政策、资金双重推动,需求持续向好,短期这些周期性板块仍有望继续上行。

3.论策略:中小创筑底了吗?

记者:上半年表现优秀的白马蓝筹股,近期表现一直疲软,而中小创板块中的一些业绩增长股,反而得到了包括证金等机构的增持。经过大幅下跌之后,中小创股票的估值合理了吗?进入构筑底部阶段了吗?
  
夏少烽:上半年表现优异的消费白马蓝筹,6月份后开始疲软,周期性资源板块崛起,而创业板开始筑底。上述板块的轮动其实就是大资金迁移推动的过程,这也是前期我们反复强调的观点。
  
从技术面上看,创业板指虽然仍处在下降通道,但是下跌斜率趋缓,且低位开始出现放量大阳,止跌企稳迹象明显。另一方面,部分优质股受证金汇金增持,也反映了当下市场资金对创业板的态度,其下跌空间或已不大,后市止跌反弹的概率在加大。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报业绩披露完毕,中小创即使企稳反弹,预计也将是结构性反弹行情,资金将大概率聚焦业绩优异的成长股,而业绩差的个股仍有可能继续探底。
  
陈宇:从二季度QFII、保险、社保基金的仓位调整动向来看,白马股毫无疑问仍然是这些大型机构所关注的焦点。同时,大蓝筹在二季度的上涨,也引发了机构获利兑现的操作。这说明,在当前市场资金面不充裕、经济前景仍存较多疑虑的大背景下,波段操作成为这些专业投资机构的主要策略之一。
  
同时,令人关注的是中小板和创业板。经历二季度的“挤泡沫”过程后,7月下旬,创业板的市盈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根据不同的口径分析,其至少已经达到与美国纳斯达克同一水平,估值差距创2010年创业板指数创立以来的最低。因此,至少从风险的角度来看,中小创的估值风险已经进入一个令市场可接受的水平。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创业板已经遍地是宝,估值风险释放的过程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择优择强始终是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可持续策略。值得关注的是,二季度社保基金增仓名单中出现了中小创的身影,这充分说明,强调价值与明确成长,跟身处哪个板并无本质性障碍和矛盾。
  
(投资有风险,建议仅供参考!)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 李朝智


[ 相关新闻 ]  第三轮资金大规模入市
市场人士认为,A股有望迎来新一轮牛市

8月2日,沪指在时隔8个月之后再度突破3300点,并且刷新股灾以来的新高。尽管之后3300点得而复失,但也透露出积极信号。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外资所持人民币股票的资产规模已超越2015年股市大调整前水平。

据数据统计,自今年3月以来,沪深港股通北向交易月成交额从此前的几百亿规模一跃突破千亿元规模,3~7月成交额分别达到1559.69亿元、1290.46亿元、1456.91亿元、1937.31亿元、1744.27亿元。尤其是在A股成功被纳入MSCI指数的6月,创下两年来新高。

此外,根据基金业和上市公司发布的中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共有17只个股流通股获25家QFII机构重仓。这17只个股中除5只持仓不变之外,有12只在二季度被上述不同机构共计进行了25次不同程度的加仓。

事实上,近期包括摩根、高盛等在内的外资投行大鳄,看多A股的声音越来越大。与此同时,A股被纳入MSCI的222只指标股涨幅已相当可观。市场人士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当前A股市场在国际资本的驱动下,或迎来新一轮牛市。

纵观A股历史,共出现过两轮资金大规模入市。2006年12月14日,沪指突破2245点之后,开启了它的6124点之旅。也正是得益于公募基金的迅速发展和股权分置改革,真正的第一轮大规模资金入市直接造就了2006年到2007年的那波大牛市。A股第二轮资金大规模入市则是在2014年开始的杠杆牛市,但是因为当时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得到改善,最后A股遭遇了去杠杆而导致股灾发生。

当前则处于2016年股灾之后的第三轮资金大规模进入之际。尤其是在今年6月20日A股宣布加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之后,国际资本加速入场,也带动了以“漂亮50”和周期股的轮番上涨。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对比美股20倍左右的市盈率,目前沪深300市盈率为14倍左右,上证50则不足11倍。第二季度中国GDP增速6.9%,是全球主要经济发达体GDP增速的1~2倍。此外,人民币汇率有所升值,银行业坏账、不良率今年已见顶回落等,均表明目前估值正是投资者“战略”涉足A股的好时机。

但相关人士亦提醒,这是一个结构性的行情,2014年到2015年那种大牛市才是一个全面的牛市。现在看行情虽然还不错,但还是需要选对品种。
 
 据《华夏时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