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自治区卫计委推进开展三级医院门诊零输液的工作,8月8日,经过一周试运行观察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在桂林市率先正式取消门诊成人输液。据悉,该院目前仍保留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对门诊中必须输液的成人患者将转为收住院或到急诊科进行。
8日下午,记者在南溪山医院门诊楼看到,原来位于该楼一层的门诊成人输液室里十分安静,不仅没有前来输液的病人,就连板凳都被搬空了。旁边一间儿童输液室里也只有一对家长带着孩子在输液。“由于取消了门诊成人输液,我们正在将输液室改成儿科门诊室。”该院中心治疗室护士长说,“别看这个房间这么大,以前这里可是一座难求,好多人要排队输液的。”
昔日在门诊常见的“大病小病先吊两瓶”的状况,正在这里悄然发生改变。前来就诊的市民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有些感冒发烧,本来是打算来医院门诊打点滴的,后来发现取消了,医生也说自己的病没必要输液,于是拿了一些药。“以前上医院,基本上都要打吊针。这次医生告诉我,能吃药最好不打针,能打小针最好不打吊针。我觉得医生说得有道理,而且不用打点滴,看病的费用也少了”。
据南溪山医院门诊部主任钮晋红介绍,该院从8月1日起停止门诊成人输液,试运行一周以来,输液总量下降了33.8%,医疗秩序和病人反映都比较平稳。为了确保门诊成人零输液,医院对门诊必须输液的患者采取收住院或到急诊科进行输液留观的措施。门诊医师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和沟通,严禁将不符合输液条件的患者转诊到急诊科。目前,该院仍保留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因为儿童体质相对较弱,病症来得快发展迅速,易转成急症,需要快速控制病情。
南溪山医院院长杜振宗介绍,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倡导“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给药原则。然而在我国每人每年平均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上每人3瓶的平均水平,静脉输液泛滥和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的抗生素耐药问题日益突出。取消门诊成人输液有利于降低患者看病费用;降低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减少静脉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维护患者健康;有利于引导患者科学认识静脉输液常识,纠正长期以来不正确的输液观念。
链接
区内多所医院 实施“门诊零输液”
据悉,2016年10月起,柳州市在广西率先实施取消二级及以上医院门诊输液(儿科和急诊除外)政策,今年7月1日开始,柳州市县级医疗机构也停止门了诊静脉输液。而在今年3月,自治区人民医院已开始执行门诊零输液措施。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唐晓燕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