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一批智能交通管理项目正在加紧筹建……”8月9日上午,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了交通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今年上半年,南宁市加强对电动自行车、泥头车以及飙车、飙声等违法乱象的综合整治后,城市交通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记者还了解到,下半年,交警部门将加快推进一批智能交通项目建设,通过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路面秩序管控效能。
▲交警部门在查处涉嫌非法改装的摩托车及店铺。
数据:
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
如何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势头,这是今年上半年南宁交警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南宁交警集中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南宁道路交通事故数量明显下降。截至6月30日,南宁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50起,死亡181人,受伤328人,直接财产损失181.51万元,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13.58%、7.18%、22.27%和30.55%。
同时,南宁交警继续开展了对机动车、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的综合整治,并加大对酒驾、飙车和车辆乱停放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严管态势。今年1月至6月,南宁市共查处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647553起,其中,酒后驾驶1579起(醉酒驾驶207起、酒后驾驶1372起);现场拖移车辆41507辆次,查获非法改装车辆1579辆,行政拘留65人;共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420429起,责令学习373053人次,处罚47376人次。
举措:
持续加大城市交通整治力度
“上半年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仍然较为严峻。”据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罗义学介绍,上半年,南宁市接连发生了5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减少类似惨剧,今年下半年,交警部门将通过推进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深化农村地区“两站两员”建设(即在乡镇成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并设立交通管理站,在重要路段、关口设立交通安全劝导站,建立乡镇专职交通安全员队伍,行政村聘用交通安全协管员),集中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防发生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份以来,通过对市民反映强烈的“飙车”“飙声”违法行为进行一个多月集中整治,全市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特别是夜间时段和中心街区、重点部位“飙车”“飙声”违法行为明显减少,7月份市区没有发生一起因车辆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由此可见,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效果明显。
交警部门表示,结合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今年下半年,南宁交警部门将持续加大城市交通秩序整治力度,重点针对容易致乱致堵致祸、市民反映突出的“三驾”(酒驾、醉驾、毒驾)“两牌”(套牌、假牌)“三乱”(乱停车、乱变道、乱用灯光)“两闯”(闯红灯、闯禁行)“四车”(超标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低速电动车和泥头车)以及机动车飙车等保持严管态势,遏制交通违法乱象发生。
进展:
五个智能交通项目正在推进
近年来,南宁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截至目前,南宁市机动车保有量达123万辆,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200万辆。
截至6月底,南宁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共受理报警73254起,其中,事故类报警60165起,秩序类报警2071起,举报与求助11018起,指挥路面精准查缉重点违法车辆338辆。数据表明,通过加强指挥中心建设以及智能交通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可视化指挥调度水平,在交通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下半年,南宁交警部门将继续推进五个智能交通项目的建设,项目完工投入使用后,路面秩序管控将更高效、有力。”据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蒋卫红在会上透露,目前,“南宁市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平台一期工程”“南宁市中心城区智能交通系统升级工程”“南宁市城市交通态势预警系统建设工程”“南宁市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系统工程”及“2017年南宁市智能交通系统维护工程”等五大智能交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待建成投入使用之后,交警部门将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交通治理水平。
一些新事物出现也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随着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自行车等新业态的涌现,城市交通管理法规标准滞后,相关的地方立法有待完善。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王艳群 通讯员 黄东玲 文/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