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是第八个全国肢残人活动日。当天上午,南宁市残疾人联合会邀请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的民警,为数十名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的残疾人举办了一场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据了解,目前南宁市已有约千名肢体残疾人申领了机动车驾驶证,其中有两三百人经常驾车出行。但南国早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市区内绝大部分公共场所,专门为残疾人设置的停车位非常少。
约千名残疾人已领到驾照
11日上午,一场专门针对残疾人驾驶机动车安全出行的讲座,在南宁市残疾人活动中心举行。现场近百名残疾人中,绝大部分都持有准驾车型为C2或C5的驾驶证。据了解,2010年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实施后,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可以申请驾照了。南宁市残联肢残人协会主席于文光是邕城首批领到驾照的残疾人之一。他说,可以合法地开车上路,圆了许多残疾人的梦想。近几年,他自己驾车去过许多地方,最远曾到过湖南。
实现梦想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让残疾人驾驶员“如鲠在喉”。于文光介绍,现在许多身体正常的市民都觉得停车难,实际上残疾人停车更难。下肢残疾的残疾人,在不开车的时候往往需要使用轮椅或拐杖,所以上下车时就需要更大的空间。残疾人专用停车位两侧应预留有足够空间,也更靠近停车场出入口。但在南宁,这样的停车位很难找到。
仅个别场所有专用车位
目前南宁市公共场所设置残疾人专用车位的情况究竟如何?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在南宁市中医医院,门诊大楼前的台阶下,就有一个醒目的残疾人专用车位。车位前放有锥筒,保安确认车上有残疾人后,才会允许停放。在金花茶公园,大门旁也设置有一个残疾人专用车位,同样是经工作人员允许后才能停放。
在其他多数公共停车场,残疾人车位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在青秀万达广场负二层,超市出入口前的残疾人车位上停着一辆白色轿车。一男一女从超市提着两大包商品出来上了车,但他们看起来都不存在肢体残疾的情况。白色轿车开走后,一辆黑色轿车又停了进去,从车上下来的驾驶员同样也没有肢体残疾,现场也没有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在南宁东站,残疾人车位同样可以随意使用,且距离进出站房的通道口较远。在南宁万象城,记者没能在地下停车场找到残疾人专用车位。接受咨询的商场工作人员表示,该商场没有残疾人车位,也不提供残疾人预约靠近出入口车位的服务。残疾人韦先生表示,南宁市内的大商场很少设置残疾人车位,就算有,也因为无人管理而被随意占用。“现在有些停车场是双层立体车位,我们更加没办法使用”。
▲8月11日,南宁青秀万达广场负二层的残疾人专用车位被健全人驾驶的车辆占用,车位旁边还堆放有杂物。
缺乏相关设计建设规范
有业内人士分析,残疾人专用车位难找,主因是缺乏相关的设计规范。目前,停车场设计施工主要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5 年颁布的《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指南》。但该文件中只是提到鼓励优先设置残疾人车位,并没有就车位配比作明确规定。在《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城市公共停车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等相关材料中,也没有关于残疾人车位配比的内容。《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倒是明确了残疾人车位应有 2%的比例,但该规范只针对路内停车位,且现实中路内的残疾人车位也远远达不到2%的比例。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一些原来设置有残疾人车位的公共场所,由于停车场单独外包给第三方管理,承包方为了利益最大化,将残疾人车位当成两个普通车位使用。于文光认为,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怀,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目前看来,这方面的宣传力度还需要加强,让更多人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形成主动为残疾人提供方便的意识。同时,相关规范也有待完善,执行力度也需要加强。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罗暘 实习生 黄紫旖 文/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