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进入梦乡时,它们刚好在活动。”8月19日晚,南宁动物园首次举办夜间科普夏令营活动,浣熊、迷你刺猬、蜜袋鼯和蜂猴等白天呼呼大睡的夜间动物,在夜幕下展现出它们活泼好动的可爱模样。
当晚8时左右,来自南宁市各个小学的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打着手电筒夜探动物园第一站浣熊园。虽然是黑漆漆的晚上,在电筒的扫射下,孩子们凭借浣熊眼睛反射的绿光,很容易就找到了他们所处的位置。在夜色中,两束绿光显得特别耀眼。
▲孩子们参观抚摸蛇衣。
“为什么浣熊的眼睛是绿的?”面对孩子们的疑问,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介绍,浣熊的眼睛底部有许多特殊的晶状体,这些晶状体有很强的聚光能力,可以把周围微弱分散的光线收拢聚合成束,集中地反射出来。长着这种眼睛的动物,普遍具有很强的夜间活动能力,能够凭借微小的光亮辨别物体。而在外界看来,仿佛是它们的眼睛在发光。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浣熊夜间如何进食,工作人员还在浣熊运动场安装两台摄像机,录制浣熊的夜间活动,让孩子们观察到夜行动物黑夜中的活动。
当天,孩子们依次参观了蜂猴、迷你刺猬、蜜袋鼯舍区。工作人员介绍:“蜂猴也被称为懒猴,因为它畏光怕热,白天在树洞、树干上抱头大睡,鸟啼兽吼也无法惊醒它”。这些白天呼呼大睡的小动物,在夜幕下展现出它们活泼好动的一面,让孩子们意犹未尽。来自民主路小学的陶然同学说:“白天只能看到它们在睡觉,现在终于看到他们动起来的样子,好可爱啊。”
据了解,当晚供参观的动物都是国家野生保护动物,是相关部门通过各种途径救助后,放在动物园寄养的。工作人员告诉孩子们,这些夜间动物虽然可爱,但不是养宠的选择。因为它们习惯于夜间活动,到处攀爬,然后白天睡觉。此外,有些动物还具有攻击性,不适宜在家里饲养。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张文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