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民代女士被两条取款短信吓到了!她人在南宁,卡在身边,钱却在柬埔寨被取走!近年来,银行卡遭异地盗刷、境外盗刷的案件屡见报端。你的银行卡还安全吗?如何防范盗刷?发现卡被盗刷该怎么做?
1
银行卡被境外盗刷近6000元
近日,代女士向南国早报记者讲述了事情经过。
8月13日早上,刚睡醒的代女士被银行发来的两条取款提醒短信吓了一跳。这两笔取款金额分别为3376.23元和2440.24元,手续费各为45.76元和36.40元。随后,代女士去建政派出所报警,并到银行卡的开户行打印历史明细清单。
代女士收到的两条取款短信。
从银行打印的明细清单可以看到,这两笔钱都是8月12日在境外的ATM机上被取走的,两笔取款手续费均包含了跨境费12元,取款地区的代码为“4600”。
银行工作人员提供了这两笔钱的取款网点号、柜员号、终端号、服务界面以及交易场所简称。经查询了解,这两笔钱是在柬埔寨金边地区被取走。
对此,代女士表示——
从未去过这个国家,银行卡一直不离身;以前是磁条卡,后来根据银行要求换成了芯片卡;个人微信和支付宝绑定了这张银行卡,但平时消费支付时,用的是支付密码,而不是这张卡的取款密码;日常在实体店消费一般都是刷信用卡,很少直接用这张银行卡来支付。
8月17日下午,应银行方面要求,代女士到银行提供事发时未在事发地的证明。代女士的护照显示,事发时她本人并不在柬埔寨。
银行卡一直随身携带,为什么会在境外被人取款呢?记者向涉事银行了解情况,8月18日下午,该银行广西分行回复记者称——
该起盗刷交易使用的是伪卡可能性极大。在客户可证明自身无过错的情况下,银行可以按照有关小额赔付的基本原则进行先行赔付,待公安机关对案件处理结果明朗后再进行追偿。
2
银行卡被盗刷,问题出在哪?
银行卡被盗刷,问题出在哪里?银行方面答复称——
出现盗刷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方面是客户持有的磁条卡未及时升级更换为芯片卡;另一方面是客户在用卡过程中对卡片保管不善或交由他人使用等,产生盗刷风险。
但在这次事件中,代女士的银行卡已经更换为芯片卡,而且也无证据证明她泄露了账户或密码信息。
8月19日下午,有着多年审判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经验的宾阳县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张强说,从作案的主要手段来看,银行卡被盗刷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因为银行过错导致持卡人信息(银行卡号、密码等)被违法行为人或犯罪嫌疑人截获,例如在ATM机周围安装摄像头等设备盗取信息、在ATM机上安装吞卡装置,从而盗取真卡内资金;
二是银行卡信息包括密码泄露,被犯罪分子复制后直接刷卡;
三是用户手机中了木马病毒后银行卡号被盗,犯罪分子利用手机号+卡号在网上商城购物盗刷,到填密码时点击忘掉密码,同时拦截验证码,最终实现盗刷。
3
根据现有证据应由银行担责
南国法援律师赵明堂说,储户在银行设立账户,将自己的资金存入在银行开设的账号中,与银行之间就建立了储蓄存款合同关系。存款的安全保管责任应该由储户和银行共同来承担。账号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损失后应该由谁承担责任,要根据现有的证据证明,谁在账户运行过程中存有过失。
如果是由于储户自己对账号信息和密码保管不善造成的,那么损失由储户承担;如果是由于银行在设立账号时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是银行在银行卡使用过程中疏于监管,则该损失由银行承担。
根据现有证据,代女士的银行卡在自己身边妥善保管,没有丢失,也没有证据证明她泄露了账号和密码,基本可以认定代女士的银行卡已被他人伪造。该损失是由银行在账号设立方面和防止伪造方面存在漏洞造成的。所以,这起银行卡被盗刷的责任应该由银行来承担。
赵律师提醒,当储户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后,除了及时报警,还需要第一时间证明卡在自己身边,比如在最短时间内到就近网点取一笔款,以证明卡片保管没有出现问题。
4
防范盗刷要记住以下建议
为更好地防范银行卡被盗刷,有关方面给出了建议。
上述涉事银行表示——
①一般情况下,境外盗刷风险高于境内交易,因此建议客户主动关闭境外交易功能,待需要时再开通;
②在使用银行卡过程中,应注意使用环境的安全,尽量选择正规商场和门店;
③使用银行卡时观察是否有窃取装置,输入密码用手遮挡,以避免或减少银行卡信息泄露风险;
④每隔一段时间修改银行卡密码;
⑤尽量开通短信提醒功能,以便及时掌握银行卡的资金变动情况;
⑥当遭遇盗刷时,立即到辖区公安机关报案,并到最近的网点办理业务,留好相关业务凭条。
宾阳县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张强说,广大持卡人在日常消费中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谨慎保管个人银行卡和密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预防——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