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了防台风“天鸽”会议。当天11时,我区启动防御台风和洪涝灾害Ⅳ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赶赴台风和强降雨区加强督导。
1.不利因素多,防御压力大
会上指出,预计“天鸽”将横扫我区大部,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防备台风灾害工作不容懈怠。7月以来我区发生数次强降雨,导致部分江河反复超警。目前我区部分地区江河底水高、水库蓄水偏多、土壤含水饱和、水毁工程设施比较严重,这些不利因素给防御“天鸽”工作造成很大压力。各地各部门务必周密部署,根据台风和强降雨影响情况,按照预案要求,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全力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2.海上作业人员和船只要及时避风
据了解,8月15日,广西休渔期结束,船只已陆续出海作业。此次防台风,要做好海上作业人员和船只安全防范。海洋渔业部门要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及时将台风信息通过电台滚动发送至渔船,提前组织作业渔船撤离台风预报影响区域,提醒回港避风或就近避风,确保万无一失。
同时,要强化船只属地管理,特别是针对跨区域作业或航行的船只,要切实做好预警信息送达和及时督促提醒等工作,强化转移避险意识。
此外,加强港口船只管理以及海上交通管制,做好近海养殖人员安全撤离工作。
3.北海已通知出海渔船入港避风
8月22日晚,南国早报记者了解到,北海市政府在得到台风消息后,已于当天下午下发通知,全市一县三区水产部门,必须要求所有渔业公司通知出海渔船,赶在台风到来前,就近赶往所在海域渔港避风,渔业部门通过北斗卫星系统通知所有渔船要适时避风。
北海市渔政渔监支队相关人员介绍,22日晚接到台风信息专门回港避风的渔船并不多,因为许多渔船在开捕后刚刚出海几天,返回避风损失过大,因此通知要求这些渔船在海南和广东沿海附近渔港避风。而一些小型渔船在22日捕捞作业返港后,就暂时在港内避风,等待台风过后再出海。
4.采取多种措施防洪防涝
目前,各地水库蓄水水位普遍较高,截至22日上午8时,全区有506多座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43座水库排洪。受影响区务必采取有效措施尽快降低水位,对前期出险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要降低库水位甚至空库运行。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区因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造成23人死亡,各地要吸取经验教训、引以为戒。要着力加强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区和隐患点的监测和巡查,全面检查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突出做好山区削坡建房、河边建房、林区作业点、矿山及尾矿坝的安全防范,利用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综合运用广播、电视、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转移。
江河防洪和城市内涝处置工作也要做好。今年以来,我区共有19座城镇受淹,损失十分严重。各地相关部门要科学预判雨情水情工情,加强水库、涵闸、泵站等水利工程科学调度。
当前还处在旅游旺季,旅游景区人员众多,游客主动防灾避险意识不强,各景区管理单位要及时将台风雨情预警预报信息在显眼处滚动公告,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必要时关闭景区,做好游客分流转移安置。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阮萃 许海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