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东博会永久落户南宁,会展中心宛如一朵“朱槿花”盛开在绿城,颜值超高。
自此,每年9月,中国-东盟政商学各界云集“两会”。承载着这一盛会的主展馆——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也在一次次脱胎换骨改造和展馆配套服务提档中,体现着“常办常新”、不断升级的宗旨。
E区无柱展厅为西南最大
今年第14届东博会上,E区展厅将首次投入使用。这个区域的启用,与A、B两区相互呼应、功能互补,提供了更多的展厅、会议、商业等功能,形成了更加完备的一体化格局。
对于专业的博览人而言,他们既看展馆中外形的美丽,也注重展馆的实用功能。“E区展馆有一项值得骄傲的纪录,它采用的是室内无柱展厅建筑模式。这在中国西南地区同类型建筑中是最大的。”负责展馆扩建的范先生说,E区展馆投入使用后,新增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总展览面积达到10.2万平方米,这是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自建馆以来的最大面积。
展馆面积的扩大给展览规划带来了更大的自由空间。2017年,会展中心整体建筑面积达到了46万平方米,展厅增加至21个。
展馆功能也在不断地提升
第14届东博会将首次设立“一带一路”展区,来自澳大利亚、韩国、斯里兰卡、美国、日本、埃及、尼泊尔、巴基斯坦、波兰及本届东博会特邀合作伙伴哈萨克斯坦等10多个RCEP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已报名参展。另外,东盟国家包馆也从上届7个增加到8个。
去年,第13届东博会开幕之前,南宁人把本市的第一条地铁修到了会展中心。走出地铁站,一抬脚就可以迈进展馆。新修建的地下停车场可容纳2700多辆车。
今年,展馆现场将增加循环摆渡车,增加调配出租车,首次调配滴滴专车和共享自行车提供承运服务。会期将在展馆设立地铁售票点,离开展馆时可直接从展馆进站乘车,无需再次安检,提高通行效率。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佘鸿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