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会”不同。
9月12日,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此次盛会首次设“一带一路”展区,首设“智能制造装备”展区。在这里,人们能感受到新科技带来新生活,以及异国人文风情。除了魅力之城,东博会其他各个展区同样亮点多多。当天下午,记者探访各个展区后注意到,本届东博会各个展区,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主题,各展区均突出“一带一路”元素及内容
1.“一带一路”元素 备受各方热捧
B1展厅首次设立“一带一路”专题展区,是今年东博会的一大亮点。
哈萨克斯坦的植物油、巧克力、面食,斯里兰卡茶叶……12日下午2时许,记者走进“一带一路”专题展区,各类特色展品,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这个展区,来自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埃及、波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企业携本国特色展品参展。其中,首次前来参展的哈萨克斯坦带来了本国20家企业,并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展位。此外,今年朱槿花厅增设国际展区,展示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优质特色产品,各种产品让观众目不暇接。
记者注意到,国际展区里设立广西“一带一路”建设成就图片展,以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展示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文图并茂的图片展,引来许多观众驻足观看。
D区和E区是中国商品贸易专题展区,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成为各产业展示的重点内容。
2.东盟国家展厅 特色商品惹人爱
越南的咖啡、缅甸的珠宝、马来西亚的燕窝、印度尼西亚的柚木家具、老挝的红木……今年的东博会上,和往年一样,琳琅满目的东盟“土特产”吸引很多观众。
记者了解到,在D区东盟国家展厅,今年共有9个展厅展示东盟国家的商品。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越南等8个国家独立包馆。本届东博会主题国文莱,首次独立使用1个商品展厅,重点展示特色食品、手工艺品等展品。
“听朋友说,文莱的手工艺品和特色食品都不错。”市民沈先生告诉记者,今天他观展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购买一些文莱的特色食品。
3.高端科技产品 增色未来生活
今年的东博会上,一批高端科技产品亮相,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许多参观者表示,一圈走下来,对未来高科技生活充满期待。
在D区3号展厅,南宁市规划管理局设置的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孩子关注。“你叫什么名字?”“你多少岁了?”“南宁的天气怎么样?”面对孩子的提问,这个只有3岁、名叫Pepper的机器人一一应答。据介绍,Pepper目前只能简单交流,但他具有学习功能,与人交流越多,他的知识库越丰富,回答的问题将更复杂。今后,这款机器人计划放在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大厅,输入专业知识后,他将接待市民,解答市民咨询的各种问题。
在D区3号展厅,南宁一家企业带来的陪伴机器人,给参观者模拟了今后机器人走进市民家庭的情景:父母出门上班,通过手机APP遥控机器人到点提醒孩子起床;孩子爬高时,机器人通过眼膜识别,及时提醒孩子注意危险……
此外,大载荷多功能农用无人机、多功能轻型田园管理机、割草机,特色海水生态环保养殖模式等,也都获得不少参观者关注。
4.今年新展馆 展示“智”造新技术
本届东博会首次启用E区新展馆,并设立“智能制造装备”展区,无人机、智能机器人、3D打印机、气象设备及服务系统、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等看得人眼花缭乱。
近年来,人们对空气质量越来越关注。然而导致空气污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施工建设单位废气及扬尘等,有关部门有时也会苦恼,只知道空气质量不好,却无法确切找到污染源在哪儿。E馆一家来自河北的企业有一款生态环境监测装备,能通过加密布点进行精确化监控,实时掌握空气污染的污染源。目前,这套生态环境监测装备已在石家庄、唐山、保定等48个城市使用。
为什么湖水会发臭?广西一家做水净化的企业介绍,水有一定的自洁能力,但水里的含氧量低了,会促进水中的厌氧性生物增长,导致水发臭。该企业通过高氧磁化技术,能提高水中的含氧量,提高水的自洁能力。目前,该公司的研发技术,已经在陆川、博白等地试点。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徐庆成 蒋晓梅 刘冬莲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