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河池市南丹县一名男童身子悬挂在防盗网上,热心邻居紧急救援。连日来,广西贵港、梧州、北海、河池接连发生4起类似“挂娃”事件,所幸救援及时孩子均无大碍,但也敲响了安全警钟。为何近期多地接连出现“挂娃”事件,其中暴露出何种隐患,如何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南国早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9月14日,北海一小孩被卡在防盗网上。北海消防支队供图
事件
男童悬挂防盗窗
热心人搭梯相救
“救人啊救人啊,有个娃仔要跌下来了!”9月14日上午10时许,呼救声从河池市南丹县小场社区居民楼传出。
呼救男子姓颜,是小场社区的居民。当天上午,他看到令人揪心的一幕——邻居家二楼防盗网上挂着一名男童,孩子头部卡在网上,身体悬空,正哭喊不止。
颜先生见状边呼救边跑回家中,拿出木梯想搭上窗户,无奈木梯太短,幸好另一名邻居扛来了长木梯。一名身强力壮的男子爬上木梯,双手托举住小孩的腰部,但由于身体重心不好掌控,托举的男子手发抖。一些居民一边焦急地为男子加油,一边通知孩子的家长回来开门。
约5分钟后,家长赶回,赶紧用切割机切断防盗窗的一根不锈钢条,将男童救下,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此事很快通过网络传开,几名热心人的善举赢得大家的赞扬。
▲9 月 14 日,河池南丹居民接力托起被卡男童。 网友“小丹”供图
数据
三天四起“挂娃”事
安全警钟频敲响
连日来,南国早报记者发现,除了河池外,广西多地也出现了儿童悬挂在防护栏、防护网的事件:
9月12日上午,一名三岁女童被卡于梧州市新兴三路一小区三楼的幼儿园窗台,随后坠下,幸得多名群众用手搭成防护网,将坠楼女童接住,女童未受重伤。
9月14日上午,贵港平南县月亮湾小区,一名两岁男童悬挂在4楼阳台栅栏处。居民分组救援,有的用毛毯在一楼搭安全垫,有的徒手爬上四楼阳台。最后,爬上阳台的居民将孩子托起放平后塞回阳台,男童得以脱险。
9月14日下午6时许,北海市市政府宿舍4栋5楼,有一小孩被卡在防盗网上,邻居电话求助北海消防支队。消防官兵破拆防盗网,小孩子身体虽无大碍,但受到惊吓。
“挂娃”事件频发,热心群众接连上演令人感动的救人一幕幕。孩子们虽然都有惊无险,但这些事件也给家长敲响了安全警钟。
调查
无人看管是主因
安全隐患被忽视
为何近期会频繁发生孩子悬挂防盗网的事件?
“当时家人出去买菜了,就留他一个人在家里睡觉。”9月16日,南丹县参与救援男童的颜先生介绍,小孩醒来后见家中无人,就爬上了阳台,才发生了被卡事件。
据了解,平南、北海的小孩被卡时,家中同样无人看管。
除家里无人看管孩子造成“挂娃”风险外,不少居民家中防盗网的安全距离、安装选材、防护等方面存在隐患,也成为这类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南丹县“挂娃”事件中,防盗网间距约12厘米。
“安装防盗网,行间距一般9厘米左右,这样小孩不容易掉下去。”南宁市思贤路一家装潢店老板王先生介绍,市场上有一些不良商家偷工减料,制作的防盗网行间距离较大,而这往往又被消费者忽视。王先生提议,家有幼童的,还可以在防盗网上加装一层纱网,加强防护力度。
还有不少家长为追求装修效果,选择安装隐形防盗网。记者亲测发现,隐形防盗网材质较软,可用手掰开,使其变形,同样存在安全隐患。此前,南宁市就曾发生男童穿过隐形防盗网坠楼身亡的事件。
隐患
建立幼儿安全感
不留孩子独自在家
那么,如何消除这些安全隐患?
心理咨询专家张双玉认为,首先要建立小孩的安全感,特别是2~4岁的幼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被单独留在家中,或者他们的视线内看不到家长,很快会产生不安全感。而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又有了一定的活动能力,还有探索事物的好奇心,爱爬多动,容易出现意外。
在南丹“挂娃”事件中,男童正是通过二楼大厅窗台下摆放的沙发,爬上了防盗网;北海“挂娃”事件中,男童也是踩着凳子爬上阳台玩耍,导致危险发生。
因此,专家建议,家长应避免将年幼的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家里的防盗窗、家具摆设等也应考虑周全,消除隐患。
▲一些安装人员表示,防盗网上可铺设一些细网纱增强安全性能。南国早报记者 陆旺摄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陆旺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