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摩托艇时因时间问题发生纠纷,最终报警才得以脱身;玩摩托艇时碰坏一个手把,艇主索赔8000元……
今年7月以来,在北海银滩景区仅海上摩托艇冲浪项目就有不下10起纠纷,游客多数给钱了事。
1.摩托艇租赁乱象丛生
9月14日,从柳州来北海旅游的范先生在银滩玩摩托艇。他按村民指引的路线驾驶,不料在离码头不远的海里,被水下石头碰撞,海水渗进了艇里。
一到岸边,艇主与几名村民马上围了过来,看过艇后称发动机坏了,要赔1.5万元……
范先生起初据理力争,后来怕吃眼前亏,最后赔了8000元了事。
银滩辖区的咸田边防派出所民警说,8月底,一名外地游客将摩托艇的一个把手碰坏了,当时艇主仗着人多,要游客赔偿8000元。
游客无奈报警,最后经调解,赔偿了2000元。
2.“赔偿”成村民生财之道?
对于8月底那次摩托艇把手纠纷,一位当时参与调解的当地干部说,其实那个摩托艇的把手修理费用三百多元。一开口就让游客赔几千元,太有损银滩形象了。
另一名当地干部表示,靠撞艇索赔发财,已是公开的秘密。有些摩托艇原本就是坏的,他们简单修理一下,再用油漆刷新。游客开着出海,损坏的概率非常大。
据了解,在北海银滩,村民们经营的这种海上娱乐项目,没有收费标准,没有时间规定,更不会对游客进行培训。
记者从银滩景区管理公司及银滩管委会了解到,近几年因租赁摩托艇出海出现的纠纷不少;而处理此类纠纷已成咸田边防派出所常见的出警业务。
3.海上游乐管理亟待规范
纠纷经常发生,但游客投诉的渠道却不顺。看看各方说法如何↓↓↓
设在银滩景区的调解室
“我们接到游客打来的投诉电话,只能将双方请到调解室协商。由于我们没有执法权,村民根本不听我们的。”
咸田边防派出所
“我们出面,村民一般会少索要一些。”教导员谷云飞说,但他们觉得这样的调解并不能真正让游客信服,希望政府的相关部门将这种海上游乐项目纳入管理。
在采访中,包括银滩旅游区和景区管理人员等都对现存的海上游乐项目缺乏监管有看法,认为管理有空当。
记者从15日挂牌成立的北海银滩旅游法庭了解到,游客与艇主的纠纷一旦进入诉讼,法院会受理。但是,若不进入诉讼,当地村民在海滩(包括浅海)经营的这种游乐项目尚不知由哪个部门管理。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海事、海洋及体育局都找不到将它纳入管理的相关条文。
一些相关人士建议。除了政府要出台管理规定外,还可以通过成立行业协会来规范行业自律,将所有经营的摩托艇纳入统一管理,成立技术部门对参与经营的摩托艇进行定期统一检测及碰撞后的损伤认定,并要求摩托艇买保险,游客的收费也加入保险金,一旦出现人员受伤、摩托艇受损的情况,靠保险解决。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许海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