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国民航局表示将放开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受到不少市民和商务人士的关注和欢迎。19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相关人士表示,权利下放到航空公司有助于提高服务,但要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实行。北部湾航空、南航等公司表示,尚未收到正式文件通知,放开便携设备的申请有详细的评估、测试以及申报流程,短期还不能实现。有熟悉航空飞行的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存在开放便携设备的操作空间
调查
放开便携式电子设备管理广受欢迎
在飞机上玩手机、发朋友圈,想必是不少经常乘坐飞机的乘客的愿望,有了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陪伴,枯燥的航程将会变得愉快很多。
9月18日,据中国民航局透露,从今年10月开始实施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放宽了对于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管理规定,允许以航空公司为主体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使用政策。
消息一出来,就受到不少人的欢迎。南宁市民黄女士表示,她一直对在飞机上不能使用手机“耿耿于怀”,她曾经搭乘过国外的飞机,“有的提供免费WI-FI,一坐下就看到座位前方提示的账号和密码,同样是飞机,为何国外公司的就能使用?”
记者认识的一位空中安保人员表示,对于新规,他也是欢迎的。关闭舱门后的机舱检查,往往是工作人员最难做的工作。“有的乘客要再三提醒之后才关闭手机,有的乘客坚持称自己的手机有飞行模式,因此很容易产生纠纷。”他说,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空中安保人员甚至还配备了执法记录仪,打开执法记录仪再去提醒,效果就好一些。
回应
需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开
据业内人士介绍,飞机在起降时需要使用无线电和地面进行通讯,如果乘客使用手机,可能会对无线电信号有所干扰。如今随着技术进步,一些较为先进型号飞机的通讯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受影响不大。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机场并不直接管理飞机上使用电子设备的事情,此次新规把这方面的权利下放给航空公司。航空公司要在设施设备能够满足要求,能够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开。
“新规就是不再一刀切,实力雄厚的大航空公司,如果觉得能放开就放开。一些小的航空公司如果安全系数达不到,就先不放开。”该工作人员说,可以预想,经过推广之后,能提供这个服务的航空公司将更受欢迎,在竞争中会占据优势。
据了解,国外一些航空公司,有的提供有偿WI-FI服务,按照流量和时间收费。而国内航空公司具体如何提供服务,还要进一步摸索。“这也要看市场的反映,但对于旅客来说,肯定是好事。”该工作人员表示。
说法
申请需要时间 短期内尚不能实现
新规是否真的能从10月开始执行?9月19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部湾航空、南方航空、深圳航空公司等。据悉,目前各航空公司都未收到有关方面的正式通知文件。
北部湾航空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仍按照《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第四次修订版执行,在飞行过程中全程禁止使用手机。今后公司会根据新规内容进行评估。不过,他表示,中国民航局对放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申请有非常详细的评估、测试标准以及申报流程,走流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一家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新规规定承运人在2019年12月31日前要符合修订要求,也就是说给各航空公司两年多的时间进行评估和完善,所以放开机上便携电子设备的使用不是今年10月份就可以马上实现的。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徐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