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容县真武阁被台风吹坏?相关部门这样回应......

阅读数:2112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
座落在容县绣江北岸的真武阁,已有444年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有游客称,真武阁疑似出现榫头脱出、断裂的情况。9月20日,容县博物馆派人巡查,发现是一场虚惊。
座落在容县绣江北岸的真武阁,已有444年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有游客称,真武阁疑似出现榫头脱出、断裂的情况。9月20日,容县博物馆派人巡查,发现是一场虚惊。

▲真武阁已有444年历史,经历5次地震和3次特大台风仍安然无恙。

1.游客

受台风影响
“榫卯”脱离

章先生是一名历史爱好者。近日,他慕名到真武阁参观,在被古人精湛技艺所折服的同时,也发现了几处“异样”。

章先生向南国早报反映称,他看见两个榫卯构件的榫头和卯(也叫做榫眼、榫槽)已经脱离,另外两个榫卯构件的榫头断裂。章先生猜测,这可能是受前段时间台风“天鸽”的影响。

  ▲游客所称的榫卯构件脱离其实是斗拱松动,已存在多年。

章先生还向记者发来两张图片,并在图中标出“问题”所在。仔细观察图片,情况似乎与章先生的描述相吻合。章先生说,由于不知道这几处地方会对真武阁整体造成多大影响,他已将情况告知当地相关部门。

2.部门

斗拱连接不密
早年已发现

9月20日下午,记者跟随容县博物馆副馆长胡志勇到真武阁巡查,在一层找到了章先生所说的地方,但并没有发现异常。胡志勇已在容县博物馆工作20多年,对真武阁可谓是再熟悉不过。直到看了图片,才发现是一场虚惊。

胡志勇说,章先生指出的几处地方并不是榫卯,而是斗拱,“这种情况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存在,不会对真武阁造成太大影响,不用过于担心”。

据介绍,斗拱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界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真武阁这个斗拱,形状像如意、莲花,所以称之为如意斗拱或者莲花斗拱。”胡志勇解释,真武阁已有440多年历史,由于时间久远,木头难免会变形收缩,斗和拱之间的连接就没有那么严实。

3.解释

不会对楼阁
带来太大影响

“我20多年前第一天来上班时,就存在这个情况,目前发现有几处。”胡志勇说,真武阁有20根笔直挺立的巨柱,其中8根直通顶楼,是整个楼阁全部荷载的支柱。而斗拱作为支承构件,作用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如果把真武阁看成一个房子,8根柱子就是承重墙,斗拱就是飘窗的辅助件”。

据了解,自从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真武阁已维修过几次,但以修复瓦面为主。“维修程序很严格,要经过层层审批,最终由国务院批准。然后通过招投标,由相关资质的专业技术公司负责维修。”胡志勇说,在这几次维修过程中,技术人员也了解上述几个斗拱的情况,但经过科学严谨地分析,一致认为其对真武阁整体不存在太大影响,因此不在维修范围。

据介绍,每个季度,当地有关部门都要组织人员对真武阁进行巡查,项目有20多项。

4.揭秘

历经风雨
为何屹立不倒

8月23日,台风“天鸽”从玉林进入广西,容县区域出现大暴雨,最大风力达11级。为此,一些网友看了章先生的图片,还误以为真武阁因台风受损。

不过,据史料记载,400多年来,真武阁经历了5次地震、3次特大台风,但仍安然无恙。其中,最近一次自然灾害发生在2005年3月22日。据了解,当天上午,容县城区遭受5分钟的大风伴随暴雨袭击,中心风力超过12级,最大风速37米/秒。“真武阁前面一棵百年榕树被拦腰吹断,直接砸到真武阁屋檐上,但仅有部分瓦面和脊饰被倒下的树枝压碎,主体结构完好无损。”一名看守真武阁的工作人员介绍。

真武阁如何做到历经风雨而数百年不倒?胡志勇给出了答案:真武阁的柱与横梁交接处的榫卯十分松动,最疏处可以插进两个手指,“当台风来临时,风是动态的,而杠杆结构和松动的榫与卯以及斗拱都是动态的,动动为静,风力自行消减,所以真武阁安然无恙”。

相关链接

真武阁四柱悬空
是工匠刻意为之

真武阁是一座完全木质结构的建筑物,共有三层,由3000条大小不一的格木构件组成。整个楼阁通过凿榫卯眼,斜穿直套,以杠杆结构原理串联吻合,被誉为“天南杰构”。

真武阁有三大特色:一是地基既没有坚硬的石头,也没有牢固的钢筋水泥,而全是在砖墙内填上夯实的河砂,经略台、真武阁就建在砂堆上;二是全楼阁不用一颗钉子,全部是榫卯结构,数百年里稳如泰山;三是二楼有4根大柱子承受上层楼板、梁、柱和屋瓦的千钧重量,柱脚却悬空不落地。记者在现场看到,这4根柱子的柱脚悬空大约3厘米,可以塞进一个成年人的手掌。

 ▲真武阁二楼有4根大柱子悬空,可塞进一个成年人手掌。

据介绍,这4根悬柱是当时的工匠刻意为之。简单来说,可以把悬柱看成秤砣,阁楼的挑枋是秤杆,阁楼外的瓦檐是秤盘,三者利用杠杆原理组合。

据了解,1962年,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到容县考察后,被真武阁的建筑艺术所惊叹,随后回到北京发表研究论文,真武阁这才逐渐被世人熟知。 (吕海锋整理)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吕海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