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当众多外出的人还堵在路上时,20岁的大二学生王浪没想到,自己在微博上突然火了。这一切源于此前一天,他实现了一项酝酿已久的计划——独自从位于四川达州市区的学校跑步回到70多公里以外的大竹县老家
最后几公里大腿抽筋
国庆节当天凌晨3时30分,王浪从四川文理学院莲湖校区的寝室出发,没带行李,穿着轻便的运动衣裤,腰间挎着运动腰包,跟着手机软件导航,开始了长达9.5个小时的跑步回家之行。
天还没亮,下着大雨,跑过最初城区内的5公里路程,王浪进入了近40公里长的山路区间。没有路灯,没有行人,手电筒发出的光只能照亮脚下,王浪每一步都跑得胆战心惊,“心理上的煎熬比身体上的更难。”
靠着对跑步的热爱,王浪坚持跑完了全程,尽管在最后的几公里他大腿频繁抽筋,跑几百米就要慢下来牵拉缓解。
称自己继承了父亲的爱好
这份对跑步的热爱延续自在家务农的父亲。据王浪介绍,跑步是父亲从小的爱好,但受限于家庭条件,他的父亲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这是父亲的遗憾,但跑步仍然是他的最大乐趣,父亲坚持每天早起跑步已有35年。”
一起跑步也成了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方式。今年3月,王浪给自己和父亲报名了成都双遗马拉松,“参加是为了减少父亲的遗憾,名次不重要,一起跑步就很幸福”。
“跑步能带来正能量”
记者:什么时候有了跑步回家的想法?为什么?
王浪:在高一的国庆假期时,我也有过从家跑步到学校的经历,但距离只是十几公里,也没尝试跑过像这次这么远。但从达州市跑回我家所在的大竹县,这个计划很早就有了,如果不是之前崴了脚,可能在清明节假时就已经实现。
我喜欢跑步,也想挑战一下自己,在平淡的生活里给自己加点浓墨重彩的东西,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记者:提前做了哪些计划和准备?
王浪:提前让朋友把行李带回家,轻装上阵。腰包里带了银行卡、现金、身份证、校园卡,怕路上有什么突发的情况,准备了两个手机,充满电。路线是完全跟着导航。
记者:全程多少公里,用时多久?
王浪:跑之前看地图显示73公里左右,预计步行需要17个小时多。但我用跑步软件记录的,从学校到大竹县双马车站,跑了79.18公里,总计花了9小时28分,包括了中途休息、补充能量所需的时间。
记者:你平时也经常跑步吗?
王浪:我是体育学院的学生,平时在学校里也常定时或者定量地跑步。跑步远离手机远离人群,跟自己内心深处对话,好像可以净化心灵。跑完大汗淋漓的感觉很好,真的能给生活、学习带来正能量。
来源丨澎湃新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