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的扩张,南宁市的城市版图正不断向四周扩大,但五象新区的建 设,最能代表南宁水平”,有老南宁人如是说。近日,记者对南宁市五象新区的 路网、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访。五象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 称,五象新区按照“现代、生态、便利、特色”的要求规划建设,要建成国内一流、 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城。
1.教育配套:教学设备配备,与南宁最高配一致
5 年前,五象新区村落散乱,当 时虽不被看好,但在教育方面就已迈 开步子。2012 年秋,南宁市二十六 中五象校区成了五象新区最早建成 并投入使用的学校。如今,这所全寄 宿制高中共设置了 36 个教学班,各 类设施齐全,还配套了3间设备先进 的录播室。 5年过去了,五象新区的教育配 套发展情况如何?五象新区管委会 相关负责人称,新区从开发建设至 今,共建成投入使用的中小学校共有 18 所。目前,有些学校仍在规划 中。该负责人说,学校的建设标准无 论是立项还是规划设计,均按照五象 新区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 化建设执行,生均面积高于全市平均 水平,教学设备配备高于自治区标 准,与南宁市目前最高标准的学校配 备一致,“旨在打造全市教学硬件设 施配置最好、最齐全的学校”。 如今在部分老城区,有不少市民 已经吃到了学位紧张的苦。相关负 责人称,在五象新区的规划中,为合 理布局学校,确保每个片区都有学校 覆盖,五象新区还在推进的学校项目 有21个。其中,在建项目两个、计划 年内新开工项目9个、前期工作项目 10个。
▲五象新区“三纵三横”路网初步建成,五象总部基地在五象—平乐大道立交桥的映衬下已初具模样
2.路网工程:167条道路,57条已完成建设
今年国庆期间,南宁市区的车辆 虽不比平时多,但老城区依旧拥挤。 记者从朝阳广场驾车到南宁东站,途 经民主路、长堽路、长虹路等路段,约 10 公里花了近 30 分钟。记者又从 广西体育中心驾车到邕宁区政府,沿 五象大道行驶,同样是约 10 公里路 程,仅用了 10 分钟。从行车时间上 可看出,五象新区路网的发达,让市 民的出行效率明显提高。 玉洞大道堪称西南地区最宽的 市政道路,120 米的路幅宽度,双向 16车道,还设置有自行车专用道、人 行道。主车道设计速度主路为80公 里/小 时 ,集 散 车 道 为 40 公 里/小 时。在道路绿化方面,除道路中央绿 化带外,在自行车道旁边也有绿化 带。驾车行驶在玉洞大道,让人心情 愉悦。 对于路网的整体情况,五象新区 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称,五象新区的规 划建设以路网为先,近年来,跨江桥 梁、立交桥梁和骨干道路建设正在改 变五象新区。截至今年9月底,三纵 三横主干道路银海大道(一、二期)、 平乐大道、龙岗大道(一、二期)、五象 大道、玉洞大道、良玉大道已基本建 成通车;2017年重点工作项目江湾路 一期工程已建成通车;平乐大道-宋 厢路立交、平乐大道-歌海路立交、平 乐大道-秋月路立交等立交工程已开 工建设。据介绍,五象新区路网工程 共167条道路,68条道路在建,57条 道路已完成建设,42条道路已完成前 期工作。另外,途经五象新区的地铁 2号、3号、4号线也正在建设中。 五象新区与老城区道路,如今也 已形成“联网”局面。连接老城区的 南宁大桥、五象大桥、良庆大桥、青山 大桥、英华大桥5座跨江桥梁,以及直 达机场航站楼的南宁机场第二高速公 路已经建成通车。“从五象新区核心区 到南宁火车东站、南宁吴圩机场的车 程也分别缩短到 15~20 分钟,到老 城区的中心地带也仅需 10 分钟左 右。”五象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称。
▲五象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南宁三中初、高中部已相继招生开学
3.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医院,突出民族特色
今年 5 月,位于五象新区秋月 路 8 号的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封顶。 该医院总占地面积 300.1 亩,设床 位1000张,计划于2018年10月投 入使用。记者从院方了解到,医院 建成后,将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 研、康复、保健、壮瑶医成教培训、特 色制剂、民族医药文化传承和国际 交流为一体的、非营利性公立三级 甲等综合性民族医院,重点突出壮、 瑶等民族医药特色,设置近 100 个 民族医诊室。 像这样规模的医院在五象新区 不止一家,经营模式、看诊特点也各 有特色。记者了解到,五象新区规 划建设范围内已安排综合或专科医 院项目 9 个,并结合邻里中心建设 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截至目 前,综合或专科医院已开工建设 7 个,分别为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医科大学东盟国际口腔医学院、南 宁市儿童医院、邕宁区人民医院、良 庆区人民医院、南宁明安医院、南宁 前海人寿专科医院。正在开展前期 工作的医院有两个,为广西医科大 学附属五象新区医院、广西前海人 寿综合医院。 五象新区引入了新加坡的“邻里 中心”模式,即在居民聚居区建设生 活配套场所,包括农贸市场、中小规 模商场、社区医院等 10 多种业态。 2016年,平云路约70亩土地在出让 时,即确定在该地块建邻里中心。 五象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称, 在五象新区,医疗卫生项目严格按照 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等因素合理布 局,形成以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为核 心、专业医院为辅助、妇幼保健机构 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系统。结合 邻里中心建设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满足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 院”的就医需求。除了满足“本土”居 民外,五象新区的医疗资源还将面向 区外甚至东盟国家。
▲良庆大桥等一批跨江大桥陆续通车
4.地下管网:地下大有乾坤,开启“管廊时代”
在南宁,美景从不缺位,五象新 区也不例外。五象岭森林公园、五 象湖、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地方,是市 民节假日游玩的好去处。9 月上 旬,记者来到平乐大道五象新区总 部休闲公园,看到该公园已是一片 郁郁葱葱。另外,让市民期待的还 有位于邕宁区八尺江畔的南宁园博 园。园博园占地面积 669 公顷,包 括园博园园区、临时配套服务区、顶 蛳山遗址保护区和田园风光区,计 划2018年8月基本建成并试运营。 可能有人认为,五象新区只是 一个表面光鲜的城区。事实并非如 此。记者“窥探”了五象新区的地下 管网设施,发现里面大有乾坤。 在龙岗片区新邕路施工现场, 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中的地下综 合管廊如同一条走廊,约2米高,人 在管道内可以畅行。在走廊内,分 隔成四部分,分别“住”着给排水管 网、供电电缆、通信缆线、燃气管 网。管廊施工方相关负责人称,以 后管廊内部出现问题,通过监控就 能查看,无须在道路上“开膛破肚” 找原因。 据报道,2016 年 5 月,南宁成 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试 点城市。截至今年5月31日,18个 综合管廊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建成 管廊长度约 21.62 公里,累计完成 投资约 9.21 亿元。随着一批综合 管廊建成并投入使用,南宁市将开 启“管廊时代”。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 李俭芹/文 苏华/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