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了!奥迪、大众、别克、奔驰等多个大品牌遭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汽车的订金退还、产品质量问题上。你家爱车还好吗?
1.奥迪、大众、别克被投诉最多
10月19日,南宁市工商部门发布今年第三季度汽车消费投诉情况分析:南宁市工商局专业市场分局共接到相关投诉232起,其中涉及合同类的86起,质量类的33起,售后服务类38起,其他投诉达75起,涉及不少大厂商。
而奥迪、大众、别克分别以被投诉19起、18起、17起,分列该季度汽车投诉榜前三位。
在本地被投诉的汽车经销商中,
广西龙星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被投诉数量达10起,仅4起成功调解,为该季度被诟病最多的车商;
南宁开河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被投诉9起,排第二;
广西冠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8起投诉位列第三。
在对各品牌汽车投诉的调解中,奔驰的调解成功率最高,但也仅有47.37%。
据南宁市工商局专业市场分局工作人员介绍,虽然投诉量与品牌的销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是从客观情况分析,这些品牌汽车经销商在经营过程中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并非单纯因销量大而导致投诉量大。
据介绍,本季汽车投诉的热点主要集中在退订金、新车质量问题两方面:
涉及订金的纠纷往往在车辆销售前期,销售人员与消费者沟通时过度承诺,夸大优惠力度,却未详述汽车配置。当消费者提车时,商家提供的车辆配置不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进而引发纠纷。
另一方面,近年品牌汽车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增加汽车种类和款式的同时,各类质量问题也层出不穷。由于国家出台的汽车“三包”规定对汽车退换门槛设置得比较高,汽车质量纠纷还涉及到质量检测鉴定问题,消费者维权面临的困难较多。有消费者反映,汽车仍在“三包”时效内,出现问题却无法退换。
2.案例:口头承诺不靠谱,仿皮坐垫变布垫
杨先生在某4S店交付5000元订车金购买了一辆汽车。
交付订金前,4S店销售人员在微信上与杨先生沟通,承诺可送仿皮坐垫,提车时杨先生发现,汽车坐垫为布织物材质,拒绝提车。
销售人员表示可退还订金。但商家之后否认对坐垫材质作出过承诺,不愿退还订金。经工商部门多次与双方沟通,最终商家同意退还订金。
消费提示:“定金”与“订金”的区别
定金,指为保证合同的履行,消费者预先向销售者交纳一定数额的钱款(定金总额不得超过合同标的20%),具有担保的性质。销售者违约时定金双倍返还,消费者违约时,定金不返还。
而目前法律对订金没有明确规定,一般可视为预付款,其效力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如果没有约定,一方违约时,双方协商解决。此案例中,杨先生与销售人员在微信上的沟通,事后商家否认,这一情形没有明确的规定,大大增加了退订金的难度。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购车时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介绍与承诺,务必将约定条款列入书面合同。在签订合同和交付订金时,需在合同上注明车型和配置等详细情况,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案例:外力致挡风玻璃破裂,“三包”期内能否保修
朱女士在某4S店购买了一辆汽车,提车三天后发现车顶有严重异响。经商家检测,属于汽车质量问题,需要拆顶盖维修。
检测结果出来后,朱女士还在商家门口发现车的后挡风玻璃破裂,她认为也属于质量问题,要求商家更换车辆并赔偿损失,双方协商无果。
经工商部门调解,4S店表示车顶异响确实属于车辆质量问题,在车辆保修期和“三包”期内可保修,而后挡风玻璃破裂为外力所致,不属于质量问题。最终,后挡风玻璃的更换物料费由朱女士承担。
消费提示:了解“三包”责任划定
消费者购车前应详细了解《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对“三包”责任的划定。提车时应仔细检查车辆的外观、配件、机械部件和内饰装潢等是否与承诺、合同相符,对车辆重要部件的性能要进行检查,确保无问题后再签字接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消费者应注意了解车辆返修率、售后服务点、配件与服务价格等信息,保存好发票、单据、合格证、保修证、维修记录等相关书面资料,为事后维权提供有效凭据。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雷倩倩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