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侵害老年人权益的“重灾区”!南宁老年人都可能遇到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老龄人口日渐增多,“银发经济”应运而生,随之也带来了诸多消费问题,老年人消费投诉逐年增加。10月25日,记者获悉,为更好地引导老年人理性消费,由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搭建的“老年人消费教育基地”网络,今年底将全面覆盖广西各市、县(区)。同时,广西消委会将持续在全区开展老年人消费教育,走进学校、农村、社区,帮助老年人增强防范意识,提高消费维权能力。

▲广西消费教育中心“消费教育大讲堂”正式开课时,相关领导、专家为消费者授课。


“银发经济”催生商机也存乱象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广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突破700万。庞大的群体和广泛的需求,决定了老年消费市场潜力无限。但在老年人消费市场,也存在不少“暗礁”。

  广西消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近两年受理的老年人消费投诉显示,医疗器械、保健品等商品以及养生保健等服务是侵害老年人权益的“重灾区”。仅2016年,全区各级工商、消委会共受理、处理老年消费者投诉238件,挽回经济损失44.2万元。2016年的投诉数量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55.9%。

  南宁市退休老干部马先生就曾落入消费陷阱。去年,他受到一则广告诱导,先后被武汉一私人诊所骗了3460元,本想治疗的眼疾没有任何好转。后来,马先生到广西消委会投诉,挽回了经济损失。

开展老年消费教育刻不容缓

  老年消费问题凸显,帮助老年人增强防范意识迫在眉睫。

  今年9月,在柳州市老年大学,老年消费教育大型宣传活动启动。该活动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自治区工商局、广西消委会等部门承办,以“保护老年消费者 共筑美丽夕阳红”为主题。广西是中消协为这次系列活动选择的第一站,希望全社会关注老年消费教育。

  退休十年的黄女士参加了启动仪式后的消费教育培训。她感慨道,以前受免费鸡蛋、洗衣粉等东西的诱惑,参加了不少讲座,买了好些保健品。虽然被子女阻止,但依然我行我素。“这次参加了消费教育培训,我知道怎样分辨骗局、避开消费陷阱和维权了。”

  为何老年人容易在消费时被诈骗?广西消委会工作人员称,原因有四:其一,老人有强烈的养生愿景,在消费支出上也有自主权。其二,年轻人多忙于工作或与父母分开居住,空巢老人缺乏亲情关怀。一些医药保健品的推销人员经常上门“嘘寒问暖”,老人容易掉入不法商家设置的“亲情诈骗陷阱”。其三,许多老人没有防范意识和能力。不法商家通过所谓的免费体检、旅游,免费赠送鸡蛋、食用油等日常用品,引诱老年人参加“健康养生”讲座,采取心理暗示、现身说法等方式,让老人失去防范意识,高价购买各类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商品。其四,部分老人碍于面子,受骗后不愿维权,在一定程度上让不法商家有了可乘之机。

  广西老年消费教育将实现“两个全覆盖”

  针对老年人消费维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广西消委会联合多部门,在开展系列消费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也为他们搭建维权网络。

  目前,广西消费会在全区建立了64个老年人消费教育基地,开展了超过150场次“老年消费维权大讲堂”活动,近2万名老年消费者受到教育。此外,广西消委会还聘请了老年消费者维权志愿者170人,他们运用个人专业知识、技术特长,为老年消费者提供咨询,并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据广西消委会秘书长陈继辉介绍,广西消委会正在扩大老年消费教育范围,争取年底实现老年人消费教育基地在市、县(区)全覆盖;老年人消费教育活动覆盖到学校、社区、农村“两个全覆盖”的目标,以此帮助老年消费者解决识假防骗难题,遏制侵害老年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雷倩倩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