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老年人投资理财的热度不小,谨慎投资养老钱重在安全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编者按:老龄化社会逐渐到来,老年消费群体和需求日益扩大,也更多元化。如今的老年人,花钱不再缩手缩脚,“有钱、有闲”是他们的特点,但讲究精打细算、把钱花得认为“物有所值”,仍是老年人的主要消费心理。精明商家纷纷将目光投向“银发经济”,养生保健、投资理财、旅游出行、兴趣培训、养老生活等消费领域,出现很多新现象。10月28日是重阳节,南国早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为读者展示热门老年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的现状,同时也揭示一些消费“套路”,为老年消费者提个醒。

说起老年人投资理财,不少人都会想到“中国大妈”这个热词。2013年4月国际金价大跌,国内中老年女性大量购买黄金“一战成名”,但随后国际金价经历了大暴跌,相关投资者纷纷被套牢。“中国大妈”现象的发生,说明了老年人的理财需求旺盛,也暴露出盲目投资的风险。理财专家建议,老年人投资需谨慎,养老钱重在安全。


1.“中国大妈”现在还没解套

南宁的欧女士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大妈”。退休后,欧女士想着发挥余热,帮儿子挣点钱买婚房,一直关注投资理财资讯,一心想着“时机成熟,该出手时就出手”。

2013 年4月,国际金价大跌,欧女士虽然搞不懂金价为何大跌,但见到身边很多朋友都在买黄金,她忍不住在15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307元/克)的价位买了几十万元投资金条。没想到,国际金价接连重挫,甚至跌到了13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261元/克)。尽管后来金价出现反弹,但是一直都没有高过欧女士买入的价位,“当时一次把钱投完了,后来金价跌到最低点也没有资金买入来拉低总成本了,现在我都还没解套”。

“在后来被套的日子里,我才认真地研究了黄金的走势、影响金价的因素等知识,发现自己犯了不少错误。”对于自己这次失败的投资,欧女士很是后悔,她说,老年人爱跟风,见到别人投资自己也跟着投资,对投资品毫无了解是大忌。此外,老年人缺乏理性的投资观念,也缺乏对市场上理财资金的了解,比如想投资黄金,除了金条,其实还可以选择银行里的纸黄金、黄金定投等业务。

此外,银行理财师还指出,老年人投资千万不要把资金都投到一个篮子里面,要多了解理财产品不同的方式和模式,然后选择理财产品搭配起来,保证收益和安全性。

2.要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力

南国早报曾多次举办公益投资理财沙龙,邀请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内人士给读者讲解投资理念和技巧,不少老年股民在听课之余,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投资经历。有的老年人炒股亏了钱,影响了心情甚至是身体健康;也有的老年人把炒股当成避免与外界脱节的渠道,享受到投资乐趣。

南宁的刘先生是早报公益投资理财沙龙的忠实“粉丝”。每次来参加活动,刘先生都积极与业内人士及其他投资者交流,说得头头是道。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在退休前就关注财经资讯,退休后时间自由,他就开始炒股,“别看我聊天时对股票行情很熟悉的样子,其实我账户里只有10万元左右的资金,只是我积蓄的一小部分。我炒股主要是享受过程,避免与外界脱节”。

刘先生说,除了控制资金投入外,他还坚持只买那些业绩稳健的股票,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计较一时涨跌,不因市场波动而影响心情。

对此,邕城证券业内人士指出,股票波动大,投资风险高,老年人炒股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力,一是控制好仓位,将亏损额锁定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二是坚持价值投资,避免短线炒作,做好中长线布局。

3.本金的安全性才是关键

据了解,近年来老年人投资理财受骗上当的案例不少。社会上打着高收益幌子的投资骗局、乱象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业界人士提醒,老年人应该把养老金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投资回报。一般来说,老年人投资理财一定要主意本金安全,尽量选择债券、银行理财产品、大额存单等低风险的投资方式。

实际上,广西银监局、广西证监局等金融监管部门也多次发出防止金融诈骗的提醒。对于老年人来说,看不懂的业务千万不能投。比如在家里接到所谓投资平台来电,介绍炒原油、炒贵金属、炒期货等高收益的投资项目,本金小收益大,如果不会操作还可以有专人代劳等。对于这种诱惑,老年人千万要注意,炒这些自己不懂的业务,不仅投资风险大,还容易落入陷阱。此外,收益特别高的项目也不要轻信和参与,尤其要注意避免落入非法集资陷阱。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廖敏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