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卒中即人们常说的中风)。一项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广西,吸烟是导致中风的第一大危险因素。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相继举行义诊活动,提醒公众在中风越来越年轻化的形势下,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才能救命。
1.每12秒就有1人中风
最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了一名30岁出头的男性,他在地里干活时突然倒地,送到医院发现是脑出血。
该院神经内科主任秦超介绍,我国目前有脑卒中患者约700万人,每年新发患者270万人,大概每12秒就有1人中风。
“以前我上学的时候,老师说中风是60岁以上的老人得的病。现在不一样了,三四十岁的患者越来越多。”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吕力说,现在该院收治的中风病人里,约1/3是中年人。
是什么导致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倒在中风这个“坎”上?广西卒中中心联盟医院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去年登记的中风病人当中,吸烟是排名第一位的危险因素,占62.9%,意味着超过6成的人中风跟吸烟有关。排名二至五位的中风危险因素,依次是高血压、中风家族史、糖尿病和高血脂。
2.别让“神药”耽误救命时机
正是因为中风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中风的急救也越来越重视。不知何时起,在“行孝莫等闲,这救命药一定要给爸妈备几颗”等养生保健信息里,安宫牛黄丸被塑造成救治中风的“神药”,有人宣称中风了吃一颗就能保命。
然而,近年来也不断有医学专家痛批这一现象:正是因为迷信“神药”,有些病人中风后,第一时间不是上医院,而是吃安宫牛黄丸,自以为有“神药护体”,结果耽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李吕力表示,在中风的救治上有一句话: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脑细胞是没有再生能力的,完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9分钟内就会死掉。因此,中风后必须及时打通血管,目前公认确实有效的手段只有两种,一是静脉溶栓,二是介入治疗。
李吕力提醒,一旦出现中风,当务之急不是吃“神药”,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具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
3.“小中风”信号千万要重视
压力大、运动少、应酬多,再加上抽烟、喝酒、情绪抑郁等,这些都是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
秦超介绍,中风发生前,通常是有信号的,即人们常说的“小中风”,在医学上叫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个强有力的中风先兆信号,通常表现为“五突然”:突然出现脸部、上下肢或单侧肢体无力;突然出现语言障碍,或理解力下降;突然出现单侧或双侧视物模糊;突然出现头晕、平衡障碍或行走困难;突发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
当身体出现这些信号,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千万不要有“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之类的侥幸想法。否则,小中风之后接着就有“大风暴”。
如何判断是否中风
笑一笑:中风的人通常嘴会歪向一边。
说一说:说一句话让对方复述,看是否出现语言障碍。
动一动:双臂抬起,或走两步,中风的人会出现一侧手臂抬不起或走不稳。
身边人中风怎么办
1.打120急救电话;
2.2.让患者平躺,头下垫些东西,保持15~30度的角度;
3.3.让患者的头往一边侧,病人往往有呕吐现象,不要让呕吐物阻塞呼吸道;4.解开衣扣,脱掉紧身的衣物,尽量不要搬动,等待救护车,送到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救治。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张若凡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