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阿婆专挑超市打折时买菜,还到各大菜市比价格;大叔大妈们也爱到下午档KTV放声高歌……近日,记者在邕城走访发现,许多老人退休或赋闲后,有了大量空闲时间,比上班族更愿意花时间捡便宜、买快乐,念出一本别样“经济经”
买菜比价
提前选购打折时再结算
因为有时间,不少老人在买菜这件事上,就摸索出了许多花时间捡便宜的技能。
10月25日晚7时,记者在东葛路某超市看到,该超市生鲜区当时只有三五个顾客。十多分钟后,原本冷清的青菜摊变得热闹起来,许多推着小推车的阿公阿婆赶来了。到了当晚7时50分左右,青菜“买一送一”搭售促销开始。不一会,青菜摊很快就只剩下了三分之一。“到了晚上8时,青菜就买一送一,其他菜也打折,你赶紧挑点。”其中一个阿婆向记者传授“秘诀”说,她都是提前约1个小时来,先挑好青菜,打折时再结算。
记者还看到,原本卖9.16元/公斤的大蒜,打折促销后为6元/公斤。趁着打折,不少人一下买了好几十个大蒜,普通家庭够用两个月了。
“五花肉11元,黑猪后腿肉8元……”小喇叭响起,生鲜区鲜肉摊开始促销,人们又从蔬菜摊往鲜肉摊涌去。许多已经挑选妥当的阿公阿婆们,把小推车停在了离称重台一两米远的地方,专等超市调价后再称重。
▲鲜肉摊开始打折促销,不少人上前选购。
谭阿姨经常光顾该超市。她说,这次的生菜、黄瓜、芥菜等全都买一送一,她都买了,她和老伴两人一周的蔬菜都在这了。加上盐等其他物品,此次购物共花了27元。
谭阿姨说,她退休好几年了,为了省钱,她去过南宁市的很多菜市,西至石埠的菜市,东至埌东片区的菜市,甚至蒲庙的菜市,她都去过。哪里便宜、新鲜,她就去哪。通过这样的方式,她和老伴每月的伙食费只需花四五百元。
该超市附近某小区的蒋先生,每隔几天也专挑打折时段去超市采购。蒋先生说,他和老伴跟儿子一家住一起,老伴主要负责带孩子,他主要负责买菜做饭。因为不用上班,他就把买菜做饭当成自己的工作,每天的主要精力也在这里。小区里经常和他一起去采购的有四五人,都是老人家,他们相互之间还经常互通信息,比较各超市、菜市的价格。他认为,年轻人经济压力大,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个月能为年轻人省下一点钱,自己又能把时间过得比较充实。
娱乐消遣
呼朋唤友“占领”KTV下午档
因为有闲,许多大叔大妈还喜欢呼朋唤友去KTV唱歌,花小钱买快乐。记者了解到,不少KTV的下午场都被大叔大妈们“占领”了。
10月26日下午3时左右,记者在北湖北路某KTV大厅看到,十几分钟的时间,就有好几拨大叔大妈进入各KTV包厢。据了解,当天该KTV人挺多,小包厢都被用完了,需要订大包厢才能唱。
随后,记者跟着两名大叔大妈来到一个包厢,包厢内这时已有5人在欢唱。包厢里,桌面上只有一壶茶和几只保温杯,未见果盘小吃等。62岁的梁阿姨是和先生一起来的,她点唱了一首《人间第一情》。梁阿姨说,她家住望州路,平时在家帮子女带娃。娃娃上幼儿园后,老两口中午才有时间来KTV玩。到下午4时许,他们就回去接娃。
今年68岁的黄阿姨和梁阿姨同住一个小区,跟着梁阿姨来玩。她唱了一首宋祖英的《小背篓》。黄阿姨告诉记者,她第一次在KTV开口唱歌是在今年的6月份,都是同小区的老人家一起去的。她到点也要去幼儿园接娃娃。子女知道她爱来KTV唱歌后,都表示支持。和差不多年纪的老人在一起,她玩得很开心。相比之下,和年轻人玩,自己就没那么尽兴,比如去旅游,年轻人想玩的她未必喜欢,也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
据KTV的工作人员介绍,平日下午场的消费者中,中老年人占了六七成。他们的消费不高,大多在100元左右,有不少还都是团购的。他们有的会点些小零食,但很少点果盘,有的什么都不点。
明秀路一家KTV的工作人员说,中老年人大多会选择下午档,周五、周六、周日更多些。下午场的KTV费用少、时间长,比如,该KTV花39元就能从下午1时30分唱到晚上8时,是老年人青睐的一个消遣好去处。
打发时间
经常出没各种理疗体验店
为了打发时间,不少老人家还喜欢到各种免费体验店体验按摩、理疗等。这种免费体验店,往往藏身于菜市和一些街头小巷。
10月26日早上,在纬武路纬武菜市附近,记者就发现了四五家各种体验店,有检查眼睛的,有用红外频谱保健的,有按摩的等等。
今年80岁的梁阿姨家住七星路某小区,经常在买菜时去某频谱理疗店逛逛。梁阿姨说,这里的理疗体验不花钱,但人多时需要排队。如果连续3天坚持去,店家还会送鸡蛋。这里聚集了很多老人,还能一起聊聊天。回家的路上,她还会在经常买药的一家药店用保温杯接一杯免费的罗汉果茶。
另一名老太太告诉记者,她时间多,没事做,去体验店听讲座、体验,主要是为了和别的老头老太太聊天。
这种免费理疗体验店表面上是帮老人家解闷,主要还是为了销售商品。一名老太太告诉记者,体验多了还是会买一点商品的。她在纬武菜市的一个体验店里,就和别的老人一起合买了售价2000元/千克的新疆黑枸杞500克,每人花了几百元。
梁阿姨说,她在免费体验红外频谱保健一年后,买了一台一万多元的红外频谱仪回家。自己后来想送给儿子,不过被儿子拒绝了。
对这种打着免费体验旗号但实为销售商品的商家,不少年轻人比较反感。家住江南区的刘女士说,她爷爷奶奶经常去体验免费按摩,还每天领了店家的鸡蛋,但被忽悠买了很多高价的保健品。比如爷爷花两万元买了一种会发热的床垫,她查询市场价才6000元;花300元买的一种用来泡水喝的石头,网上批发价500克只要10多元;280多元一盒的保健茶,网上批发价只要5元。
刘女士认为,老人在体验店免费体验,工作人员很会哄老人开心。老人最终在店里花了很多商品本身价值以外的钱,相当于花了大价钱买人陪自己聊天。这个“经济经”念得一点都不划算。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刘冬莲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