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载成,是防城港市港口区一家中医诊所的医生。他常年给老人、贫困患者减免医药费。其中有一名百岁老人,从2008年到该诊所看病起,项载成就从未收过她的钱。他的医者仁心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项载成在给患者看病。
受到父亲熏陶后从医
50多岁的项载成是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人,从1983年开始行医。
11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项载成的诊所,只见诊所内干净明亮,药品摆设整齐。
项载成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曾是村里的“赤脚医生”,目前在防城区那良镇当执业医师。
16岁那年,项载成高中毕业,跟随父亲学医。1983年,经过卫生部门的培训下,项载成有了从事村医的资格,当起了村医。他先后到区内外的知名医学院进修培训,获得了专科和本科文凭。
1991年,取得医师执业证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项载成,到防城港市港口区开了一家诊所。
经常免费为患者看病
在诊所里,项载成拿出近年来的门诊日志,上面有不少患者免费就诊的记录。得到减免医药费的患者,既有老人,也有家境贫困者,诊所年均减免医药费数千元。
年过百岁的缪阿婆住在诊所附近,从2008年开始,经常到诊所里找项载成看病。她手脚不太利索,付医药费时,双手颤抖掏了很久才掏出钱来。见此情景,项载成干脆就不收老人的钱了。从那以后,缪阿婆再来,项载成就主动免除她的费用,一直坚持到现在,已有近10年时间。“缪阿婆家境不算困难。但老人那么大年纪了,我很尊重她,十几二十元的诊费不要也罢。”项载成说。
缪阿婆儿子邓先生告诉记者,母亲年纪大了,常有些小病痛,去诊所看病,项医生都不收钱,对她还很热情;家人每次过去补交医药费,也都被婉拒。这令他们一家很感动。现在,老人即使没病,也喜欢到项医生的诊所坐坐,和他聊聊天。熟知此事的街坊们都不由地为项载成点赞,敬佩他的医德,平时有了小病小痛,都愿意到他的诊所看病。
医者仁心盼代代相传
项载成说,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体会到人间疾苦,懂得关爱患者,理解患者家庭的艰辛与不易。在他还当村医的时候,有不少乡亲因经济困难拖欠医药费,他从不去追问。从医的数十年间,他时刻把“医者仁心”当作自己的医道准则。如今,项载成的儿子已从广西中医药大学毕业,现在在诊所帮忙。项载成希望儿子继承他的衣钵,将“仁术济世”的家风代代相传。
来源 | 南国早报 记者钟小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