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航天放飞中国梦——广西巡展”启动仪式在广西科技馆举行,本次航天科普展将展出至12月3日。42件套航天展品还原精彩纷呈的“大国航天之旅”,全区公众可以前往一睹为快。
启动仪式上模拟火箭发射
一走进“航天放飞中国梦——广西巡展”展厅,首先出现在眼前的就是发射塔架+长征二号F火箭的模型。当年正是长二F火箭将神舟五号送上太空,中国有了第一个上天的航天员杨利伟。
发射塔架打开、点火、助推器工作、火箭缓缓升空……航天展启动仪式上,我国著名火箭专家、长征二号F火箭前任总指挥黄春平按下发射按钮,为在场的小朋友演示了长二F火箭模拟发射的过程。
整个航天科普展设有火箭家族区,东方红卫星展示区,资源卫星展示区,嫦娥系列卫星展示区,太空实验展示区,火星探测、互动体验区展区,突出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
42件展品还原精彩航天历程
记者在现场看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统飞船、嫦娥号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这些青少年平时只在电视上、新闻里看到和听说的名词,变成了触手可及、眼见为实的模型或者实物。
比如现场展出的巨大的神舟11号降落伞主伞,让小朋友们啧啧称奇。
返回舱在降落过程中,至少要“打”三把伞——引导伞、减速伞、主伞,如有必要还有第四把伞——备份伞。降落伞主伞面积为1200平方米,全部展开后差不多有三个篮球场那么大。伞由特殊的纺织材料做成,轻薄却非常结实,而且还经过防灼处理。
除此之外,降落伞的缝制也非常特别。远看是一块整布,近看则是由1900多块小布像鱼鳞一样衔接而成,布与布之间留有间隙。这种伞学名叫做“环帆伞”,开伞可靠性高,下降时稳定性好,能确保航天员安全平稳降落地面。
航天专家讲述精彩航天故事
在航天科普展期间,黄春平等航天专家将赴南宁市中小学校开展航天科普报告等活动。
黄春平是中国载人航天火箭系统总指挥,回忆起航天科研过程中的各种故事,他感慨无比。
1997年6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火箭即将发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火箭燃料已经加注完毕,倒计时还有40多分钟的时候,天空雷电交加。时任长征三号火箭总指挥的黄春平,判断这种天气不宜继续实施发射,要立即停止。而火箭上已经加注的液氢液氧燃料此时却变成了极其危险的爆炸物。泄出后液氢液氧贮箱的防热层已经起了细密的小气泡,一旦这些气泡变大,防热层就会失去原有的作用,导致再发射的失败。数十名队员冲上前,在火箭塔架上用针把气泡扎破,并迅速涂上防潮漆,再一一用木槌敲打检查,纯粹靠听声音来判断,最终将险情排除。
1998黄春平说,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献身,才带来了我国航天事业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他希望能把这些事例讲给青少年听,让他们能珍惜时光,勤奋学习。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佘鸿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