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即将来临,各大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铺天盖地,“定金膨胀包”“满减红包”“购物津贴”等,令人眼花缭乱。然而,根据往年经验,双十一后,工商部门常常会收到不少投诉,反映商家虚标原价、刷单炒信誉、不支持七天退换等现象。11月6日,南宁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擦亮眼睛,看清商家套路,不要上当受骗。
去年11月29日,南宁市民张女士发现,双十一期间买的袜子和红枣比平时还贵;王女士则发现,双十一期间购买的衣服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而在双十一期间购买了洗衣机的卢先生则遭遇了商家不能按时送货的窘境……南宁12315提醒消费者,要注意以下三种套路:
套路一:预售模式挖“坑”
记者注意到,近年电商在双十一推出的优惠活动越来越复杂,例如,淘宝官方给出的双十一攻略里,促销节期间各种名目的活动就有15种,光是“红包”都有好几种不同的抢法;京东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题购,且多以10~30元定金为主,定金在付款时可“膨胀”1.5~3倍,用于抵消价格;苏宁易购的消费者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赚红包……
南宁12315提醒消费者,预售、定金膨胀、各类“瓜分红包”等活动,让消费者“傻傻算不清”。消费者需做到货比三家,保持清醒,建议对心仪商品提前关注,谨防商家先涨价后打折。特别要注意“定金”问题,定金翻倍看似十分优惠,但是消费者如果在支付尾款前不想买了,则定金不退换,所以购买前要想清楚,不要盲目购物。
套路二:销售“电商专供”商品
据南宁12315工作人员介绍,曾有消费者来电反映,在网上购买的同品牌同款纸巾比实体店薄很多;同品牌同款式的羊毛衫经电商渠道购买,羊毛含量比商场的少。仔细一看,都打着“电商专供”的字样。
南宁12315提醒,这类“电商专供”商品外表看似一模一样,其实产品成分或功能存在差别,可以说是“一分钱一分货”,一般存在于家居用品的纸巾类、服装鞋帽类较多。
套路三:赠品不能享受常规售后服务
商家经常有“买一赠一”活动,如买电冰箱送电饭煲。电饭煲一旦坏了,消费者却常被商家以“赠品无保修”的答复搪塞。
南宁12315表示,根据《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者在促销活动中销售、附赠的商品,应符合《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不得销售、附赠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不得因促销降低商品质量。附赠的商品,也应根据相关规定提供“三包”服务。
对于网购纠纷,请保留凭证及时向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电商所在地的监管部门或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http://www.12315.cn/)投诉维权。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雷倩倩 通讯员熊至娟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