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全球首次!人工繁育的黑叶猴在南宁大明山野化放归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6日上午,5只人工繁育的黑叶猴在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一处山谷被放归大自然。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全球首次野化放归人工繁育的黑叶猴。

黑叶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和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濒危”等级,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野外种群稀少,一度濒临灭绝。目前全世界黑叶猴仅分布于我国广西、贵州、重庆以及越南北部山区。长期监测显示,广西当前仅存黑叶猴300多只。

▲一只黑叶猴在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适应性训练笼舍上,准备回归自然家园。

我国开展黑叶猴保护政策制定、科研监测、拯救繁育及其栖息地保护工作已有多年。2012年,国家林业局将黑叶猴野化放归列入四大物种放归自然项目之一,并开始大力支持广西开展黑叶猴野化放归的可行性研究、适应性训练和放归自然选址等工作。

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黄显阳介绍,这次放归的5只黑叶猴为1个家庭单元,1雄3雌1幼,是2013年7月从梧州黑叶猴珍稀动物繁殖中心运来的。通过在大明山自然保护区3年多的笼舍期至半开放式野化,基本达到放归大自然的条件。

▲5只黑叶猴在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适应性训练笼舍里。

“如今,5只人工繁育的黑叶猴个体走向自然,是世界上首次放归自然的人工繁育黑叶猴个体,也是我国第一次放归自然的人工繁育灵长类动物。”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司长杨超说,这次活动标志着我国黑叶猴保护进入了以人工繁育种群反哺野外种群的新阶段。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明说,此次放归的黑叶猴种源都来自于广西本土基因,避免了基因污染。放归自然后黑叶猴能否在野外存活并建立新的种群,是下一步监测的重点。

据介绍,从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为黑叶猴放归试验期,未来林业部门将视实际效果进一步扩大放归规模。

来源丨新华社记者何伟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