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发布租赁新政策的城市已超50个,包括国家确定的12个租赁试点城市。各地陆续出台的扶持政策 ...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发布租赁新政策的城市已超50个,包括国家确定的12个租赁试点城市。各地陆续出台的扶持政策,吸引各类市场主体竞逐。
鼓励租赁企业做大 金融支持也很给力
从各地出台的政策看,培育和发展专业化房屋租赁企业已成共识,也就是企业要做得够“大”。
一些城市为加大对住房租赁企业支持力度,在金融支持方面也很给力,以缓解租赁机构融资难。
沈阳提出,开展住房租赁业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享受降低商品房预售许可门槛、降低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比例等鼓励政策。
合肥、厦门和郑州均表示支持房屋租赁企业通过合并重组做大做强。
杭州和成都表示,将扶持发展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不少城市明确提出培育规模企业的量化目标。
成都和沈阳均提出,力争到2020年,培育和发展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不低于50家。
上海、杭州和武汉提出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政策。
成都和杭州提出支持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住房租赁企业提供发行债券、票据、不动产证券化产品等服务。
近日,首单央企租赁住房类REITs产品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审议通过。
中信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也陆续宣布给予住房租赁金融支持。
租赁市场成“蓝海” 各类企业大举涌入
房地产开发商、中介机构、物业服务机构、国有租赁公司、互联网企业……各地陆续出台的扶持政策,引得各类企业竞逐租赁“蓝海”。
目前不少房地产开发企业正从单一的开发销售向租售并举模式转变。
据统计,全国排名前30位的开发商中,已有60%以上开始布局长租公寓市场,旭辉领寓、龙湖冠寓、万科泊寓等已形成一定规模。
龙头房屋中介也开始拓展租赁业务。或“零溢价”拿地,或与长租公寓运营企业合作开发。
作为新生力量的国有租赁企业也加入了这个市场。
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电商则利用大数据优势,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发官方租赁平台,探索“信用租房”。
长租公寓持续入市 租户选择更加多元
市场主体的增加,促进了长租公寓的持续供应,租户的选择也日益多元;住宅销售市场“走低”,亦使得存量房源“由售转租”,这一系列变化正在改变市场各方的心态。
据调查,上海住房租赁市场开始呈现分化。
部分区域的待租房源明显高于新增需求,不少传统民房出现降价续约的现象,而中高端需求热点则逐渐转移至长租公寓。
数据显示,上海中高端租赁房源的平均成交周期由两周延长至1个月,不少房东主动降租金5%以上。
业主心态的转变带来了租赁市场房源供应的增加,从而缓解了市场的供需矛盾,平抑了租金价格。
一边是市场供应增加,另一边租户的眼光也开始变得更挑剔。
新增租客中除了暂缓购房者外,也有追求租赁消费升级的人群。
虽然租金高了点,但长租公寓配有安保系统、专职管家、保洁、家居维护、代收快递等服务,还有定期的休闲娱乐文化活动。这是传统民宅提供不了的。
来源:新华社
南国早报房地产事业部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