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国际残疾人日,残奥会冠军刘翠青回母校分享成长故事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覃香妮(见习) 记者:蒋晓梅 文/图
母校特别打造了一条体育文化长廊欢迎刘翠青。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里约、东京两届残奥冠军刘翠青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走进残疾孩子们当中,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鼓励他们不要放弃自己的人生。

▲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迎接刘翠青回母校。

2004年,刘翠青因患有眼疾,入读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原名南宁市盲聋哑学校)。在这所学校,她念完了小学、初中和中职,一直到2014年才从学校毕业。

为了欢迎校友刘翠青回校,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特别打造了一条“一起向未来”体育文化长廊,来介绍奥运会和残奥会,以及刘翠青的比赛经历和在校学习经历,希望通过这条体育文化长廊,将刘翠青等残疾运动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

▲刘翠青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当天,刘翠青向学弟学妹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她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2007年1月,南宁市教育局举办南宁市首届残疾学生运动会暨特奥运动会,她报名参加了跳远和跑步项目。

从班主任到体育老师,以及盲教部主任,都来指导帮助她,最后两个项目她都获得了第一名,从此刘翠青爱上了运动。

▲刘翠青与母校师生合影。

2008年,自治区残联来学校选拔运动员时,老师们一致推荐刘翠青,2009年她进入广西残疾人田径队,2010年进入国家残疾人田径队。

刘翠青刚开始在国家队训练的时候,不管晴天还是下雨,每天都要训练得汗流浃背,肌肉反应很大,腿又酸又痛。

想到同学们能呆在凉爽的教室里,自己却那么辛苦,她的情绪有些波动。但教练告诉她,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刘翠青坚持了下来,这才有她在各大赛场上获得的一块块奖牌。

▲学校给刘翠青赠送剪纸作品。

当天,学校老师专程将刘翠青带到学校运动场。一踏上塑胶跑道,她就感叹道:“现在的学生真幸福!”

▲刘翠青在老师领跑下,与学弟学妹奔跑在学校跑道上。

刘翠青回忆起自己读书那会儿是在学校旧校区,当时的操场是硬跑道,只能由老师领着去其他学校的煤渣跑道训练。她说,现在学校有这么好的学校条件,只要学弟学妹不放弃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