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东方蜂鸟的是什么鸟?长得像勺子的鸟又是哪种鸟?12月11日上午,“八桂讲坛”系列之“鸟类—身边无处不在的动物朋友”讲座在广西图书馆举行。在场的大小观众跟随鸟类学专家蒋爱伍的步伐,一起见识了鸟类小生灵别样的美丽。
▲12月11日,鸟类主题讲座现场。 广西图书馆供图
杜鹃每年三四月飞来南方,催促人们抓紧春耕生产,“鹧鸪始鸣,割麦插禾”兆示当地的农事进入割麦插秧季节——它们是指导农事活动的预报员;灰喜鹊、伯劳、燕子等鸟类都是灭虫能手——它们是维护生态平衡的警卫员;鸟鸣婉转嘹亮,南来北往迁飞,给大自然增添了无尽情趣和生机。鸟类成了历代文人墨客吟颂的主题,也是古今画家挥毫泼墨的对象,几乎涉及文学与艺术的各个领域——它们是文化的传递员……
在蒋爱伍生动风趣的讲述中,观众了解到广西鸟类的分类、分布现状和保护等知识,还一起探寻鸟类一些未知的秘密,畅聊鸟类与人类的关系。现场台上台下互动频繁,气氛格外活跃。
▲12月11日,鸟类主题讲座现场吸引了感兴趣的观众,让他们了解到广西鸟类相关知识。 广西图书馆供图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围绕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及八桂科普大行动活动主题,广西“八桂讲坛”联合广西科学技术协会推出了“走读广西·悦享科普”系列公益科普讲座内容。
讲座邀请来自不同科学领域,在业内颇有知名度、影响力的专家教授或行业大咖,先后从“鸟类”“碳达峰、碳中和”“鲸鱼”“生物多样性和广西”等主题入手,为大家科普趣味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的知识,吸引了众多感兴趣的观众。
▲12月11日,鸟类主题讲座现场,科普专家与观众积极互动。 广西图书馆供图
“这种科普类的讲座希望以后能经常遇到,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等与我们息息相关”、“特别有意思,希望多举办这类型的讲座,让更多的人看到”。讲座结束后,听众纷纷表示,科普讲座既能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居民科学素养,又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让读者在图书馆度过充实有意义的周末。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