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就业创业比赛热闹场面不同,这场比赛更多是无声的竞技。12月19日至21日,广西首届残疾人青少年就业创业大赛在南宁举行。来自全区各市县172名残疾应届毕业生进行比赛,分享自己就业创业“金点子”。
据悉,此次大赛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学生资助中心和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全区各地特殊教育学校、高中、职业中专等学校通过遴选,共派出53支队伍角逐自闭症组、多重障碍组、盲组、聋哑组等7个组别比赛。
▲听力障碍选手用手语演示项目。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供图
由于身体原因,选手们的表达并不流畅,有的用手语和依靠翻译来讲解项目,还有的需要指导老师一句一句提示才能完成介绍,但他们脸上始终充满着笑容,眼神自信、坚定。“我做这个柚乡特色酿很好吃,我做得很开心。”比赛现场,容县特殊教育学校智力残疾的陈同学一字一句费力地回答着评委的提问,尽管用字简单,却真诚坚定,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赛后,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指导老师羽卓表示,自己有先天的听觉言语障碍,通过努力,她毕业后成功留校成为了一名特殊教育教师。这次参赛,学生们经历了比赛的磨练,开始自信地聊项目、谈未来,思考毕业后该如何融入社会和发挥自己长处,这对残疾青年是一次重要的成长。
▲指导老师在为盲组选手整理着装。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供图
据统计,我区每年有近3千名适龄残疾学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但大部分残疾青年由于身体心理原因,无法继续学习深造或融入社会就业创业。他们多数选择留在家里靠父母、亲戚抚养,外出就业意愿较低,尝试自谋职业和创业的动力不足。为了提升残疾青年就业能力,自治区教育厅希望以本次大赛为契机,促进16—22岁的残疾人就业创业。
据了解,本次比赛参赛选手获奖比例占七成,比赛还给予获奖团队500元—3000元的奖金鼓励,奖金由广西民族教育发展基金会“聚爱青春,助残筑梦”专项公益募捐款项提供。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