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关爱卡车司机等司乘人员,提升出行质量?2021年12月31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自治区公路发展中心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服务卡车司机等司乘人员,目前,广西多个普通公路服务区都装上了充电桩,力争2022年春节前建成运营不少于100个充电桩,初步实现国省干线公路充电服务能力,缓解司乘人员出行充电难问题。此外,在一些卡车较多的路段、隧道等,集中进行安全隐患整治。
出行更放心,充电桩建设按下加速键
不久前,容县公路养护中心G324线大坡服务区和S203线六祥服务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启动开工建设,解决新能源车辆出行“电荒”,也为卡车等车辆提供充电的好去处。
据了解,该中心在建的4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全线采用120千瓦标准直流快充方式,每个服务区配备的2个充电桩可同时满足4台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服务。按标准功率计算,普通电动汽车充电30分钟可达80%—100%的电量。目前,充电桩已经完成基础建设工程,预计2022年初正常使用。
除了容县,灵川公路养护中心的桂黄一级公路服务区,也完成了新能源充电桩一期工程的施工,6台给新能源小汽车充电的交流充电桩计划于近日投入使用。目前,正在推进的二期工程还将再增加4台充电桩。
▲位于灵川的桂黄一级公路服务区新能源充电桩。 自治区公路发展中心供图
记者从自治区公路发展中心了解到,目前广西的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正在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力争2022年春节前建成投运不少于100个充电桩,实现国省干线公路充电服务能力的初步覆盖。届时,司乘人员充电难的问题能得到有效缓解。
行车更安全,公路隧道照明大变样
自治区公路发展中心还对国省干线公路的安全隐患进行持续整治,让卡车司机等司乘人员出行更安全。
途径贺州的S503线上,每天都有拉着农副产品等货物的大卡车。为保障司乘人员的行车安全,昭平公路养护中心完成了S503线大风坳隧道线路隐患专项整改工作,对隧道照明设施等进行改造。
▲S503线大风坳隧道线路隐患的专项整改。 自治区公路发展中心供图
据介绍,大风坳隧道全长1558米,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至今运营8年多。由于运营时间长,且隧道内较潮湿,大风坳隧道的照明线路、灯具已接近使用寿命,造成一定安全隐患。现在,经过整改,隧道内的灯光明亮,消除了安全隐患。
G243线是河池通往外界的重要公路,来往车辆很多。日前,随着G243线南丹至天峨二级公路南丹县大坳隧道、班老隧道提质升级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南丹县境内二级公路3个隧道全部实现照明通行。
▲G243线南丹至天峨二级公路南丹县班老隧道。 自治区公路发展中心供图
该工程增设了隧道机电设施,在两个隧道内外增设照明设施,白天洞口灯光加强,夜间采用智能亮化,保障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解决了因隧道内过长而导致手机网络无信号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