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上午,德保县人民医院护士黄紫薇又来到县城的封控区入户采样,承担阳性人员转运的中医师邬福强也在待命。本轮疫情期间,他们所在的德保县人民医院投入上百人的医护团队,第一时间深入封控区,采集了17万多个样本,检测发现了85例初筛阳性样本,并与全县医务人员一起转运了200多例阳性人员。
▲转运队工作的场景。受访者供图
2月16日下午,忙碌了一个上午的护士黄紫薇终于得到片刻休整,她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2月4日下午,德保县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发现了本轮疫情的第一位阳性病例。2月5日凌晨4时30分,她和同事便奔赴都安乡福记村陇意屯,对全屯215人进行“双采双检”。黄紫薇事后才得知,全屯共检出了百余例阳性样本。她说:“当时没有意识到危险,只想着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黄紫薇觉得是乡亲们给了她力量:“2月7日的晚上,我们临时接到任务,到都安乡都安街上针对3名初筛阳性人员采样,当时天很黑,雨很大,我们都没带伞,冷得直哆嗦。乡亲们自发开门亮灯,搬来雨棚、桌子、炭火盆,积极配合我们采集了60多个样本。”
▲转运队工作的场景。受访者供图
2月4日,德保县人民医院中医师邬福强连夜把孩子送回乡下老家,便与19名医务人员和15名司机,用15个负压救护车,承担起两百余名阳性人员的转运任务。他至今不曾告知家人自己在转运队。
“有一位2岁7个月的阳性小朋友很安静地坐在母亲的怀里,让我感动。”邬福强说群众都很配合,记得2月8日凌晨2时,他奔赴都安乡都安村窑庄屯进行转运,天上正下着雨,雨水打湿了防护面罩,只能用手机电筒照着湿滑的村道,他需要步行至阳性人员的家里,指导对方穿上防护服,他当天上午7时30分才完成任务回到驻地。在待命的间隙,他为同事推拿来缓解疲劳。采访的最后,他说:“身为一名党员,就应该逆行而上。”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