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初中时,我家里经济情况不好,学校给我免除了学费。工作后,逢年过节回家时,在车站会有人帮我拿行李。”在广西八桂义工协会工作13年的义工黎淑娟,心里一直记着受助经历,并以此激励自己,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黎淑娟参加活动时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社会的善意,使她投身公益
黎淑娟是宾阳人,1982年出生,是一名残疾人。在宾阳县大桥镇中学就读时,她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困难。由于交不起学费,她担心自己会失学,学校得知情况后,免除了她的学费。从此,感恩的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
后来,她到南宁工作,由于身体残疾她很自卑。一次偶然的契机,她和朋友去看望脑瘫儿童,帮他们做康复。这次经历让她感觉自己和别人并没什么区别,都拥有着传递爱心、温暖人心的力量。
黎淑娟告诉记者,帮助别人会让她感到快乐,2009年,她正式加入广西八桂义工协会。家人得知后,都表示支持。
▲黎淑娟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孩子不幸早产,众人助她脱困
2015年5月,怀孕7个月的黎淑娟因肚子不舒服,剖腹产下一子。孩子因为早产,仅有2斤7两重,存在心肺发育不全、呼吸急促等问题,医生多次下病危通知书。
看着保温箱里的孩子,黎淑娟默默擦去眼泪。她说,协会的人知道后,为她发起了众筹,她含泪接受了大家的帮助。
如今,孩子准备7岁,一切正常,为了记住大家的帮助,她给孩子取名叫“铭恩”,希望他一辈子都要铭记爱心人士对他的恩情。
身体恢复后,继续为公益贡献力量
“现在我还在广西八桂义工协会兼职出纳,想继续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黎淑娟说,有时需要工作到凌晨才能回家,虽然身体会疲惫,但她仍感到开心。
她还表示,等到儿子上小学后,就会带他接触公益活动,身体力行地教育儿子,让儿子将来也能为社会奉献力量。黎淑娟说,雷锋从未远去,他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